3月3日
国际日
设立宗旨与背景
每年的3月3日是世界听力日,也称为世界爱耳日,以提高人们对如何预防耳聋和听力损失的认识,并在全世界推广耳部和听力护理,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听力日强调,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确保听力损失者能够充分发挥其潜力;全球5%的人口患有听力损失,人数超过4.66亿,其中超过万为儿童,听力损失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据WHO估计,目前全球有近11亿年轻人由于长时间通过个人音频设备收听音乐,不仅面临听力受损的风险,还有可能会导致听力永久的受损,到年世界将有9亿多人出现残疾性听力损失
国际日
节日主题
年节日主题为"人人获得听力保健筛查,康复,沟通HearingCareforALL!Screen,Rehabilitate,Communicate",年世界听力日将标志着有史以来第一份世界听力报告的发布
全国爱耳日
年,卫生部颁布了《常用耳*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加大了对耳*性药物临床使用中的规范化管理力度,中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为残疾人总数的首位,针对大陆耳聋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工作薄弱的现实,卫生部、教育部、民*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老龄协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10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EarCareDay"
听力下降有什么危害?
听力下降会影响患者与他人交流,时间长了会让患者性格孤僻,听觉反应迟钝,大脑思维缓慢,影响中枢神经整体平衡发育,听力愈加迟钝,言语表达能力急剧下降,严重者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对于儿童,听力下降会延误儿童的言语智力发育,影响其正常学习生活。
该如何保护我们的耳朵呢?
01
避免噪声刺激。虽然我们耳朵有一定的保护机制,但是当声音特别大或者长时间的噪声刺激后保护机制会失效,从而对我们的内耳造成损伤,进而就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所以我们应该改掉长时间戴耳机的习惯,更要改掉在嘈杂环境中戴耳机听音乐遮挡噪声的习惯。如果必须暴露在噪声中应积极使用耳塞。
02
避免使用耳*性药物。最常见的耳*性药物就是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使用时应注意听力或者耳鸣的变化,如果近亲属中有耳聋患者的更要注意,因为如果有遗传性线粒体异常的话可以出现“一针致聋”,敏感者甚至使用相关药物滴眼后就会出现耳聋。
03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因为不管是眩晕还是耳聋,着急、生气、疲劳、熬夜都是诱发因素。
04
孕期应积极避免病*性感冒。特别是孕早期,正好是耳部结构发育的时期,病*感染可能会导致耳部结构发育的异常,从而出现耳部畸形或者听力异常。
05
中耳有炎症时应积极治疗。长期的炎症刺激会形成慢性中耳炎,炎性刺激会对我们的听小骨造成破坏从而影响声音的传导;鼓膜表面的上皮可以通过穿孔进入我们的中耳形成胆脂瘤,而胆脂瘤会对中耳甚至内耳造成破坏,从而可能出现包括面瘫、脑脓肿等一系列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
06
一旦出现听力下降,应该积极就诊。医生根据耳聋的情况及性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因为研究表明“听力下降越早治疗,可能的效果越好”。并且还有一部分恶性肿瘤出现的首发症状是听力下降。研究还发现,长期的听力差会对大脑的认知有影响,时间久了会出现“能听见但听不懂”的现象。所以,通过必要的手术、助听器、电子耳蜗等方式改善听力是药物治疗无效患者应该积极考虑的。而当家庭的近亲属中有耳聋,特别是先天性聋的患者时,在结婚生子前做必要的耳聋基因筛查又是当务之选。
07
如果出现眩晕时应该及时就诊。医生会根据相应的病史及查体为您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及生活指导,从而可以尽可能的缩短病程、减少复发、恢复平衡功能。
遇到听医院治疗,避免错过听力恢复最佳时间。结合相关检查,分型治疗,谨遵医嘱。
来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今天今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