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化脓隐秘杆菌 [复制链接]

1#
早期白癜风如何治疗 http://m.39.net/pf/a_6489068.html

化脓隐秘菌(Trueperellapyogenes)属于隐秘杆菌属,化脓隐秘菌原称化脓棒状杆菌、化脓放线菌,年定名为化脓隐秘杆菌,根据其16SrRNA的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将其归入隐秘杆菌属更为恰当。

菌种形态及构成

化脓隐秘杆菌是一种,无荚膜和异染颗粒革兰氏染色时着色不稳定,这一点和链球菌相似。菌体细胞壁的肽聚糖。与棒状杆菌和红球菌属成员所不同的是,菌体细胞壁的肽聚糖不含有黏液酸。

菌种病型

化脓隐秘菌有多种感染源,常见于牛、羊、猪等易感动物,对牛来说,化脓隐秘杆菌参与大多数创伤感染或机会性感染,可能是局部的或区域的,也可能是全身性的。常定殖在肺、心包膜、心内膜、肝脏、关节、子宫、肾皮质、脑、骨和皮下组织。在其它易感动物(绵羊、山羊、野生反刍动物和猪)也可发生类似的病变。化脓隐秘菌杆引起牛的流产和乳腺炎,“夏季乳房炎”是一种发生于牧场干奶期奶牛的传染性疾病。经常引起破坏性的病理过程,引起脓肿和糜烂。病灶中作为病因的细菌包括化脓隐秘杆菌、停乳链球菌停乳亚种和不形成芽孢的厌氧菌。

化脓隐秘杆菌的培养及生化特性

化脓隐秘杆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37℃,20~40℃可生长;血液或血清可促进其生长;在需氧和厌氧条件下都可以生长,5~10%CO2可促进其生长;在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24h的微小菌落周围有直径比菌落大2~3倍的β溶血圈,也可能有大菌落。但猪源性化脓隐秘杆菌表现为多种溶血。化脓隐秘杆菌在血清斜面上生长时菌落周围有液化坑,有时整个斜面液化;石蕊牛奶酸性,凝块被消化;好气和兼性好气;代谢型不确定,大概是严格发酵型;发酵葡萄糖、木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糊精、淀粉产酸;不发酵阿拉伯糖、鼠李糖、蔗糖、海藻糖、棉籽糖、甘油、甘露醇、肌醇、卫矛醇、山梨醇;触酶阴性;不还原硝酸盐;不产生吲哚;特征性的细胞壁糖组分为鼠李糖和葡萄糖;肽聚糖的二氨基酸是赖氨酸。

菌种耐药性

通过PCR扩增16SrRNA基因的方法,共分离得到8株化脓隐秘杆菌。药敏结果显示多数分离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因此从靶位突变、整合子和耐药基因这三个方面入手研究其耐药机制,并对所鉴定的的氨基糖苷类敏感株与耐药株进行转录谱分析,从mRNA水平对耐药机制进行解析。以期为新型防治技术以及新型药物与耐药抑制剂的研发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1.化脓隐秘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主要*力基因检测为了了解吉林省地区猪源化脓隐秘杆菌的*力基因携带情况,通过细菌形态观察,生化试验及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共获得8株猪源化脓隐秘杆菌。应用PCR方法对分离菌株的*力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分离菌株神经氨酸酶H(nanH)基因及神经氨酸酶P(nanP)基因的携带情况略有不同,分离菌株都携带溶血素(plo)基因,而全部分离菌株都缺失胶原结合蛋白(cbpA)基因。2.化脓隐秘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机制的初步研究通过平板稀释法测定8株化脓隐秘杆菌对5种氨基糖苷类药物的MIC值,经判定共6株耐药菌,2株敏感菌。为了研究化脓隐秘杆菌耐药机制,我们对靶位突变、整合子和耐药基因进行检测。耐药基因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化脓隐秘杆菌两个16S核糖体RNA的测序结果与参考株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耐药株与敏感株都不存在突变。但多数分离菌株携带Ⅰ类整合子,且全部携带基因盒,基因盒中包括aadA1,aadA2,aadA5,aacA4与aac(6’)-Ib5种诱导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的基因。3.氨基糖苷类药物敏感株与耐药株转录谱分析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uencin,RNA-seq),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株进行转录谱分析,以深入了解化脓隐秘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的机制。结果显示,化脓隐秘杆菌氨基糖苷类耐药菌与敏感菌相比,存在个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功能注释和相关代谢通路的绘制,其中细菌趋化性代谢通路中rbsB基因的显著上调,该基因参与调控细菌生物膜的形成,这可能是导致化脓隐秘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因素

具体病例及研究

为了解重庆地区山羊化脓隐秘杆菌肺炎的感染情况,更好地控制山羊呼吸道疾病,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采集了年1~10月重庆地区3个区县3家养殖场患呼吸道疾病死亡羊的肺脏组织病料,通过病原分离培养、PCR检测、感染性抗体检测,分析了山羊化脓隐秘杆菌肺炎在不同羊场的感染情况,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建议。结果显示:重庆地区3个区县3家养殖场均存在化脓隐秘杆菌性肺炎感染,其中长寿区某羊场最严重,其肺炎病例的化脓隐秘杆菌分离率达42.9%,血清化脓隐秘杆菌感染抗体阳性率为31%;武隆与大足肺炎病例的化脓隐秘杆菌分离率分别为20%、25%。化脓隐秘杆菌为条件性致病菌,不同养殖场的感染情况因养殖方式与饲养管理水平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提出了对于养殖场饲养管理水平的要求。

化脓隐秘杆菌病的防治

到目前为止,由于缺乏有效的疫苗,化脓隐秘杆菌感染的预防或治疗仍然依靠应用抗菌药物。在美国,通常以亚治疗水平的泰乐菌素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奶牛,用于预防肝脓肿。另外,四环素也被普遍应用于治疗奶牛子宫炎或以亚治疗量预防多种细菌性感染。由于广泛使用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使一些包括化脓隐秘杆菌在内的病原菌对泰乐菌素和四环素类药物产生了耐药性,而导致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下降,使生产成本增加。所以使用疫苗来预防化脓隐秘杆菌感染是必然趋势。有研究显示,免疫很难使动物成功抵抗化脓隐秘杆菌的感染。然而Jost等证明,经甲醛灭活的重组溶细胞素疫苗能成功防御鼠的腹膜内接种化脓隐秘杆菌。在另一项研究发现,具有遗传性的类*素溶细胞素疫苗也能成功防御鼠免受化脓隐秘杆菌的感染。这些疫苗的保护作用需在体液免疫反应的刺激下才会产生,而溶细胞素特异性血清的被动免疫也能预防化脓隐秘杆菌引起的感染研究显示,溶细胞素有望成为亚单位疫苗。但该疫苗对其他动物是否起保护作用还不清楚。化脓隐秘杆菌常寄居在实验动物鼠和家畜的体内,甚至在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情况下也可产生抗化脓隐秘杆菌的抗体和溶细胞素。有研究表明,通过接种疫苗能够显著增加奶牛血清中溶细胞素的中和滴度。然而,这些动物体内存在的中和抗体是否能预防化脓隐秘杆菌的感染还不确定。最初化脓隐秘杆菌疫苗免疫的失败表明家畜的保护机制更复杂;在化脓隐秘杆菌感染的动物体内,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未经处理的培养液可能是一种弱抗原,但可通过纯化、重组溶细胞素抗原来克服。因此,需要通过评价它在家畜体内抵抗化脓隐秘杆菌感染的能力来判定溶细胞素亚单位疫苗的有效性。

End

文章来源:

中国知网

赵敬翠,李杰,刘耀川,刘明春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化脓隐秘杆菌的特性及化脓隐秘杆菌病的防治

DOI:10./j.cnki.hljxmsy..11.

董文龙吉林农业大学猪源化脓隐秘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株转录谱分析

张素辉沈克飞许国洋徐登峰张成刚付利芝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重庆地区山羊化脓隐秘杆菌肺炎感染的调查研究

图片来源:

pubmedDOI:10./ijms.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