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食物对吸收的影响,二是食物对不良反应的影响,三是人体生理病理的节律变化,四是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一、幽门螺杄菌(Hp)根除常见方案
奥美拉唑栒櫞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霉素
奥美拉唑:主要作用是提高内pH值。
晨起时胃壁细胞新生质子泵最多,进餐使质子泵活化,因此第次在早餐前0.5~1小时服用,第二次在晚餐前0.5~1小时服用
2.枸櫞酸铋钾:主要作用是杀灭H,保护胃黏膜。胃粘膜保护剂通常在餐前0.5小时服用。
奥美拉唑属于肠溶片,栒櫞酸铋钾对其吸收影响较小,栒櫞酸铋钾可与美拉唑同服。
3.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主要作用是杀灭部幽门螺杆菌。
两种药物的抗菌活性具有pH依赖性,胃内pH越高杀菌作用越强;阿莫西林,特别是克拉霉素,可引起严重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因此,两种抗菌药物应在餐后1小时服用。
二、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服药时间
B-内酰胺类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抗菌效应主要与药物和细菌接触时间密切相关,与峰浓度关系不密切。
1、青霉素V钾
抗菌作用较青霉素G差,用于敏感G+球菌引起的轻症感染。青霉素以钙盐或钾盐形式服,比游离酸形式更易吸收。虽食物对吸收无明显影响,但最好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口服。
2、阿莫西林
对革兰阳性球菌作用与青霉素G相仿,对部分革兰阴性杆菌亦具抗菌活性。
食物不会影响阿莫西林吸收的总量,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均可在餐前、餐时、餐后服用。
3、氟氯西林
对葡萄球菌产生的青霉素酶稳定,但对肺炎链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的作用低于青霉素。食物显著减少氟西林的吸收,因此应在餐前1小时服用。
特别提醒:餐前指用餐前0.5小时内,餐后指用餐后0.5小时内。
三、头孢类抗生素的服药时间
对G+菌的抗菌活性:第一代第二代第四代第三代;对G-菌的抗菌活性:第四代第三代第二代第一代。
1、第一代头孢类抗生素
头孢拉定、头孢氨苄:食物延缓吸收,不影响吸收总量;
孢羟氨苄:食物对吸收无影响。三者可餐前、餐时、餐后服用
2、第二代头孢类抗生素
头孢克洛:食物可延缓吸收,降低峰浓度50~70%,但不影响吸收总量,建议餐前1小时服用。
头孢呋辛:食物可加速药物的吸收,建议餐后服用。
头孢丙烯:食物可延缓吸收,但不影响峰值浓度,可餐前、餐时、餐后服用。
3、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
头孢克肟:食物不影响吸收,可餐前、餐时、餐后服用;
头孢泊肟酯、头孢托仓酯:食物可促进药物吸收,建议餐后服用;
头孢地尼:空腹服用峰浓度更高,且铁剂降低吸收,建议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
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服药时间
对革兰阳性菌、厌氧菌、支原体及衣原体等具抗菌活性。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或肺炎衣原体等的抗微生物活性增强。
1、琥乙红霉素
红霉素在胃酸中不稳定,因此吸收差异大,不可靠,所以通常使用肠溶片或者酯类衍生物。
琥乙红霉素为红霉素的琥珀酸乙酯,食物不影响其的吸收;可引起腹泻、恶心、呕吐、中上腹痛等胃肠道反应,建议餐后服用。
2、克拉霉素
食物可稍延吸收,但不影响生物利用度,可与牛奶同服;克拉霉素可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吐等胃肠道反应(2%~3%)。因此建议餐后服用。
3、阿奇霉素
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较小,且食物可减少阿奇霉素的吸收。因此建议餐前1小时和餐后2小时服用(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物除外)。
五、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服药时间
四环素类属于广谱抗菌药物,包括G+菌、G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菌、一些原虫。四环素类药物具有骨和牙齿的*性,8岁以下儿童禁用。
1、四环素
四环素胃肠道吸收不完全,生物利用度约60%-80%;食物、二价、三价金属离子可显著降低药物的吸收,而且对食道、肠道的刺激性较大。目前主要用于根除幽门螺菌,餐后1小时服用。
2、多西环素
多西环素迅速且几乎全部经胃肠道吸收,其吸收不受胃和十二指肠中牛奶或食物的影响,因此建议餐后服用。含有二价、三价金属离子的药物,对多西环素的吸收影响较小,但仍需间隔2小时。
3、米诺环素
米诺环素的抗菌作用大于多西环素。
米诺环素胃肠道吸收迅速,较少受到食物和牛奶的影响,建议餐后服用;与含有二价、三价金属离子的药物需间隔2小时服用。
六、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服药时间
喹诺酮类属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抗菌效应主要取决于血药峰浓度(Cmax),即Cmax越高,清除致病菌的作用越迅速、越强。食物可延鍰喹诺类药物的吸收,降低其峰浓度,因此一般宜餐前1小时或餐后1小时服用。由于食物对总吸收量影响较少,也可于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反应。
1.环丙沙星
含金属离子的药物,如抗酸药、多维元素、补铁剂,可显著降低喹诺酮类药物的吸收。
含金属离子的药物,至少应在服环丙沙星前2小时,或服药后6小时服用。环丙沙星需每日2~3次服用,因此尽量避免合用。
2、左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每日一次。与含金属离子的药物,至少间隔2小时。
3、莫西沙星
莫西沙星,每日一次。含金属离子的药物,至少需要在口服莫西沙星4小时前或2小时后服用。
七、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的服药时间
硝基咪唑类可用于各种厌氧菌的感染,包括腹腔感染、盆腔感染、肺脓肿、脑脓肿等,治疗混合感染时,通常需与抗需氧菌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硝基咪唑类属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
1、甲硝唑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肠道紊乱,特别是恶心和产生腭裂的金属味觉。虽然食物可延药物吸收,但仍需要餐后服用。
甲硝唑的代谢产物可使尿液呈深红色,用药前1天、用药期间、停药后3日内禁止饮酒,
2、替硝唑
食物不影响生物利用度。患者应被告知应与食物同服,以尽量减少上腹部不适和胃肠道不良反应。用药前1天、用药期间、停药后3日内禁止饮酒
3、奥硝唑
与食物同服或餐后服用。奥硝唑不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八、其它类抗菌药物的服药时间
1、利奈唑胺
利奈唑胺为唑烷酮类抗菌药物,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临床主要应用于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等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
利奈唑胺的给药无须考虑进食的时间。但是当应用利奈唑胺时应避免食用大量高酪胺含量的食物及饮料。
2、克林霉素
克林霉素可引起恶心、吐、腹痛、腹泻(10~-30%)等,也有引起食管炎的报道。食物不影响药物的吸收。因此,克林霉素宜与食物或牛奶同服,以减少对胃和食管的刺激。
3、复方磺胺甲唑
别名复方新诺明,是治疗和预防肺孢子菌性肺炎的首选药物。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胄肠道症状,应餐后服用。磺胺类药物可发生结晶尿等,用药期间必须多饮水。
磺胺类能抑制肠道B族维生素的合成,服用超过一周以上者,应同时给予维生素B。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