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蝥酊斑秃 http://m.39.net/pf/a_4344161.html培育技术经纪人
组织技术对接
促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助力园区重点产业快速发展
育成中心持续更新技术转移相关内容
技术供给
1
可重构高通量智能网络检测仪
一、成果基本情况
所属技术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
专利情况:已获得专利
二、项目简介
成果创新点
新一代网络关键设备
1.软硬件解耦的高通量测试技术。引入通用硬件“高性能CPU+GPU+DPDK+通用网卡精确时间协议”的创新方案,实现高通量测试数据生成,高通量测试数据收发通道,精准的测试时间戳与速率控制。
2.未知/加密网络事件智能检测技术。本项目提出了“网络元数据+人工智能”双轮驱动的非入侵式网络认知技术,构建基于网络知识的未知/加密网络事件智能检测技术。
3.任务驱动的仪器柔性构造技术。提出“硬件虚拟层+虚拟测试功能层+测试任务编排层”的三层仪器柔性可重构架构,解锁了软件与硬件的耦合,提升了异构硬件资源的共享,增强了虚拟测试功能实体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实现了测试任务的按需快速灵活部署。
技术成熟度
目前处于关键技术研发阶段
市场前景
高端网络检测仪主要用于高端网络设备研发、制造、入网测试、网络运行监测、安全检测等。预期市场不少于10亿。
转化计划
已与新华三集团合肥研究院建立了研发和产业化合作,专利可转让。
2
神经磁共振微创介入装备与系统
一、成果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神经磁共振微创介入装备与系统
所属技术领域:医疗健康
二、项目简介
项目简况(技术优势)
本项目与X线、超声和CT相比,MRI具有分辨率高、软组织对比度高、任意多方位成像、成像参数丰富和无X线辐射等优点,是目前最佳的影像引导神经微创治疗手段。神经术中MRI微创治疗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图像引导下微创治疗技术,具有定位精确、损伤小和治疗效果好等特点,而且术中还可以实时评价治疗效果,是任何其他常规手术所无法比拟的,神经磁共振治疗系统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应用范围
该装备是神经外科微创介入手术室的核心装备,可开展颅内肿瘤(脑膜瘤、胶质瘤、垂体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生殖细胞瘤等)、功能性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癫痫等)、脑出血、颅内感染(脑脓肿、脑囊虫病、脑包虫病等)和脑血管等疾病的治疗。
目前进展阶段
目前已完成整体设计,预计年年底完成样机的组装,年进入临床,年获得CFDA注册证。目前已医院、安医附院等单位合作,共同推动磁共振引导微创介入的应用。
市场前景
目前,医院据大约有家,按照每套万元(同类进口产品万元以上)的保守估计,中国市场需求总容量在亿元以上。每年新增量不低于50亿元。每年耗材需求量不低于50亿元。产品和系统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可面向全球销售。
经济、社会效益
由于市场前景广阔,技术领先,该项目将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预计年即可以实现毛利63万元,年实现毛利万元,年实现毛利3.19亿元。保守预计5年内利润会在3亿以上;乐观值预计5年内利润会在5亿以上;5年后上市市值会在亿-亿之间。磁共振引导的神经微创介入手术对于患者而言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不高、治疗效果突出,同时保护医生健康,减少医患纠纷,提升手术效率,社会效益显著。
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转化请联系:
邮箱:yczx
casiic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