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人,为什么你变胖的可能性越来越高?
作为中国人,为什么你变胖的可能性越来越高?
Time 15:58:27 情感驿站 百态
为了应对眼下流行的肥胖症,墨西哥城先从*府部门“下手”,要求公务员每天锻炼至少20分钟
以体育产业发展较早的欧美国家为例,1970年时美国人均GDP达到4814美元,德国2775美元,法国3054美元,这些国家当中,1933年就实行了每周40小时工作制的美国,也正是全球最体育产业最发达的国家。根据国际健康与运动俱乐部协会的统计,截至2005年,欧洲各国共有体育健身俱乐部27125家,拉美各国共8400家,而美国有26830家,相对应的,美国经常去健身俱乐部的居民占总人口的14.1%。
而我国的健身行业2000年才正式起步,那一年人均GDP是7858元。2013年,我国健身机构八千余家,按照全国人口12亿计算,人均健身机构拥有量为每15000人才拥有一家健身机构,而澳大利亚大概是每30人拥有一个健身机构。所以,和发达国家相比,中等收入国家人均拥有更少的体育场馆、健身房和公园。
置于个人消费能力和闲暇时间之上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所谓高收入国家,往往是和更优良的产业结构和更科学的工作制度联系在一起的。
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总值一般占本国GDP的1%到3%,其中60%又来自体育健身休闲产业。2002年,美国的体育总产值已经达到2130亿美元(2010年是4410亿美元),超过房地产业和国防开支,占GDP的2%,英国体育产业年产值超过70英镑,*府每年从体育休闲产业中得到的税收是24亿英镑左右,相当于*府体育开支的5倍。到2014年,我国体育产业总产值才占GDP的0.6%。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这些胖国家里的多数人除了体育锻炼还有更要紧的事情需要上心。不论是在美、欧等发达地区,还是在南非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里,相对较富裕的人们会更早地在意体重问题。所以说,胖了是因为渐渐不那么穷了,而想减肥,可能还需要更多的银子。
参考文献:
杜文雯,《中国成年居民在外就餐变化趋势及对营养状况的影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2014年6月
李哲敏,《近50年中国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的变化特点》,资源科学,2007年1月
倪国华,郑风田,《西式快餐、肥胖与公共健康危机——基于行为经济学偏好理论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1年9月
傅晓,牛宝俊,《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点、规律与趋势》,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5月
Sarah Boseley, How middle-income countries became fat, Guardian
Global development podcast, 2015.2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