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中枢屏障的非伤寒沙门菌
患者,41岁女性,职员,浙江临安人
因“诊断SLE2月余,发热1月,四肢无力1周”于.2.22入院。
既往史:
年因午后高热伴口腔溃疡、皮疹、指间腕关节疼痛,查ANA1:,抗Sm、抗nRNP、抗SSA抗体(+),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泼尼松40mgqd口服至今。
.1~.2中旬
.1起出现反复发热,午后为主,Tmax39.5℃,伴畏寒寒战,血压下降(70/40mmHg)。
●WBC23.7x/L↑,Hb90g/L↓,PLT32x/L↓
●CRPmg/L,PCT52ng/ml
●肺部CT:两侧胸腔积液伴邻近肺组织受压不张,两下肺多发渗液。
诊断SLE+感染性休克:甲强龙40mgqd静滴治疗原发病,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gq8h抗感染后未好转。
1.25~2.16外院风湿科:
●多次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正常,中性粒比例80%左右,Hb60g/L左右,血小板低至4x/L
●痰真菌涂片:找到真菌孢子和假菌丝菌,培养:酵母样真菌生长+++,白色念珠菌生长。
●血培养:肠炎沙门菌亚种生长。
●胸部CT:两侧胸腔积液伴肺不张,两下肺多发渗液。肺多发结节;纵隔、锁骨下及腋下多发肿大淋巴结。
1.SLE活动可能
2.肠炎沙门菌败血症
3.肺部念珠菌感染可能
静滴甲强龙80mg/d起始剂量治疗原发病,先后予莫西沙星、口服SMZ联合氟康唑、舒普深抗感染治疗1个月后热退,血小板回升,肺部CT提示胸腔积液及渗出较前吸收。
.2.16~.3.2
2.16起出现神志淡漠,对答欠佳,四肢肌力降至0-1级,双侧病理征阳性,并出现枕骨后头皮脓肿(3cmx4cm)。
●2.17脑脊液:微量总蛋白mg/L↑,细胞数正常
细菌、真菌、结核培养均阴性
●2.17血培养及头皮脓液培养:肠炎沙门菌亚种生长。
●2.17头颅MRI增强:脑部双侧多发异常信号,顶枕部骨质破坏伴软组织增厚。
考虑败血症合并颅内感染,予口服米诺环素、静滴磷霉素+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
经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2.22收住我院,体温平,BP95/62mmHg,消瘦淡漠,顶枕部可及一4cmx4cm大小包块,质软界不清,可及波动感。双侧瞳孔对称,对光灵敏,颈软,无抵抗,四肢远端肌力II级,近端肌力Ⅳ,肌张力正常,双侧病理征阳性。
●2.22血常规:WBC3.85x/L,RBC2.18x/L↓,HB81g/L↓,N%78.5%↑,L%19.2%↓,PLT91x/L↓
●2.23CSF:浑浊淡*色,潘氏试验3+,糖2.3mmol/L↓,氯mmol/L,蛋白:mg/L↑,细胞数正常。
●脑脊液、血、尿、粪、骨髓培养均(-)。
●3.2头颅MRI增强:多发强化灶及左顶皮层及皮层下异常信号。
SLE继发播散性肠炎沙门菌感染
(血流、头皮、颅内)
舒普深3gq8h+莫西沙星0.4gqd抗感染,激素治疗SLE,体温平,下肢肌力逐渐由Ⅱ级恢复Ⅳ~Ⅴ级,双侧病理征持续阳性,10日后头皮脓肿完全消退。出院后头孢曲松2gq12h+莫西沙星0.4gqd维持,泼尼松20mg/d口服。
2.17
外院头颅MRI+C:
双侧卵圆区,间脑、桥脑、小脑,枕颞叶可见弥散粟粒样结节影(T1低信号,T2高信号,FLAIR高信号,未见明显弥散受限);枕顶部可见骨质破坏伴软组织增厚(T1+C矢状位),脑膜累及可能。
3.2
头颅MRI+C:
双侧半卵圆中心、皮质脊髓束及局部顶骨多发异常强化灶,左顶叶皮层及皮层下异常信号,考虑感染性病变可能。
3.24
头颅MRI+C:
双侧半卵圆中心及局部顶骨多发异常强化灶,左顶叶皮层及皮层下异常信号,较-3-2好转,考虑感染性病变。
BS培养基
XLD培养基
HE培养基
A.黑色带金属光泽,周围培养基呈黑色,圆形,凸起,液滴状,湿润,边缘整齐,不透明。
B.粉红色或*色有光泽,部分带黑色中心,圆形,凸起,液滴状,边缘整齐,不透明,湿润。
C.墨绿色,多数带黑色中心,密集处部分不带,不规则圆形,凸起,液滴状,边缘较整齐,不透明,有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