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垂体脓肿合并垂体腺瘤1例
TUhjnbcbe - 2020/12/8 23:05:00

Day

学习锦囊

随时在培恩e学后台回复关键词

查找学习资料

培恩e学助力疼痛学学习

真正成为疼痛进阶超级利器

从今天起培恩e学将会选取

《中国疼痛病诊疗规范》

中的内容与大家分享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

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

——萨迪

培恩E学

学习

懒惰

第九章

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

第七节假性丘脑性疼痛

假性丘脑性疼痛(pseudo-thalamicPain)是一种发生于顶叶皮层、岛叶后部、内囊后肢、脑桥等丘脑外部位损伤或功能障碍后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可由脑血管损伤、脑外伤、脑脓肿、脑肿瘤等引起。

假性丘脑性疼痛主要表现为病灶对侧肢体自发性疼痛,疼痛部位多累及上肢、下肢及面部,多为持续性,性质多种多样,如烧灼感、针刺感、冰冻感或难以描述的痛感等。同时可出现触觉、温度觉的损害,位置觉和振动觉也可出现减退。情绪紧张、寒冷、疲劳等刺激性因素能使疼痛加剧,休息后可减轻。

体格检查可发现感觉异常、痛觉过敏等现象,多伴有对侧肢体感觉减退、肌力下降、协同运动障碍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1.影像学检查CT或MRI可发现顶叶皮层、岛叶后部、内囊后肢、脑桥等部位存在脑出血、梗死、外伤、占位等病变。

2.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用于评估脊柱-内侧丘系通路功能,因不能检查痛觉通路而缺乏特异性。

3.激光诱发电位该电位有较长的潜伏期,与温度和疼痛的敏感性异常一致,与触觉和振动觉敏感性不相符合,在检查痛觉通路方面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4.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更详细检查躯体感觉通路的一种客观手段,并能客观证实热感觉加工的异常。

假性丘脑性疼痛诊断需依赖全面的临床评估,同时需要排除伤害性疼痛或周围神经性疼痛,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假性丘脑性疼痛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丘脑痛其疼痛程度较假性丘脑性疼痛严重。CT或MRI证实存在丘脑损伤可协助鉴别诊断。

2.脑卒中后肩痛肩痛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伤害性疼痛综合征,最常见的体征是肚二头肌、冈上肌压痛和Neer征阳性(用力弯曲手臂时引起疼痛),有助于鉴别诊断。

假性丘脑性疼痛临床治疗常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尽量减少不良反应。

1.药物治疗包括抗抑郁药、抗癫痫类药、阿片类药物等。

2.手术治疗假性丘脑性疼痛的外科治疗主要为运动皮层电刺激。

3.其他康复、理疗、心理、针灸等治疗具有一定辅助作用。

假性丘脑性疼痛为可导致患者致残性的慢性疼痛。为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疼痛程度,应积极采用包括药物治疗、康复物理治疗、心理指导及手术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帮助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同时尽量避免疲劳、寒冷、情绪激动等可导致疼痛程度加重的刺激因素。

目前疼痛资源共享群1、2、3、4、5、6群

均已满员,

感谢疼痛伙伴们对培恩的支持信任!

七群已经建好

扫码加管理

1
查看完整版本: 垂体脓肿合并垂体腺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