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9岁,北京人。
一、李小勇脑脊液中心入院前病史
年1月23日患者出现“感冒”症状:发热(38.5-39.0℃)、咳嗽,自服感冒药物5天后,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出现咳嗽加重、咳痰伴有血丝,并意识不清摔倒3次。自服用云南白药后痰内血丝消失,但仍持续发热。
年1月29日即“感冒”6天后,就诊位于北京医院急诊科,给予胸部CT检查(此片丢失)后诊断为“细菌性肺炎”。由于当时处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未给予收入院治疗,而是给予门诊静脉输注抗生素及退热治疗。患者每日早晨发热,体温仍在38.5-39.0℃,经输注抗生素及退热药后体温每日下午可下降至正常。
于门诊输液第8天即年2月5日,再次给予行胸部CT检查(此片丢失)提示肺炎已治愈。但仍持续发热,医生考虑患者可能存在肺炎以外的其它问题,给予行头部MR检查(图-1)提示为脑脓肿破入脑室。
图-1:年2月5日头MR
医生阅片后将患者收入ICU进一步治疗。于ICU科住院期间在抗生素应用中仍持续发热。其中,在入住ICU第3天时即年2月8日,医生向患者家属交待感染病情危重,建议转院至李小勇脑脊液中心。但患者家属去李小勇主任曾经工作的原单位,未找到李小勇主任,只好于年2月10医院神经内科的神内感染科,经此而收住入神经内科ICU病房进一步治疗。于该院仍继续给予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美罗培南+万古霉素),连续输注1个月后,仍持续发热。于年3月13日(静脉滴注治疗43天后)行头CT检查(图-2),见脑内脓肿仍存在。
图-2:年3月13日头CT
神内ICU医生请神经外科会诊,但神经外科建议继续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此后继续滴注抗生素1个月,但仍持续发热。
年4月15日即入住神内ICU病房2个月时(静脉滴注治疗77天),病情变更重,出现了中度昏迷,急行头CT检查(图-3)提示颅内感染加重并中线明显移位。
图-3:年4月15日头CT
患者家属再次要求请神经外科会诊,并问询能否行手术治疗,但神经外科会诊后仍不同意手术治疗,仍建议继续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家属无奈,眼见患者变成重度昏迷,且出现呼吸困难,家属再次经人打听找到李小勇主任后,转入李小勇脑脊液中心。
二、在李小勇脑脊液中心治疗过程和结果
年4月17日即发病后第85天,入住李小勇脑脊液中心CSF-ICU(脑脊液重症监护)病房。入院时:深昏迷状态,呼吸急促,刺痛无反应(图-4)。
图-4:年4月17日入院时深昏迷
入院当天头CT检查见颅内感染严重,中线移位明显(图-5)。
图-5:年4月17日头CT
入院当日急诊行左侧脑室额角和右侧颞角的双管引流术。术后次日给予复查头CT示脑室引流术后状态(图-6)。
图-6:年4月18日头CT
年4月24日即入住李小勇脑脊液中心第7天,由昏迷转至可自行睁眼,刺痛无反应好转为痛刺激可定位,呼吸急促好转为呼吸平稳(图-7)。
图-7:年4月24日可自行睁眼
年4月25日(入院治疗8天),复查头CT见颅内感染较入院时(年4月17日CT)减轻,中线移位好转(图-8)。
图-8:年4月25日头CT
年4月26日即入住李小勇脑脊液中心第9天,神志转清,已可以遵嘱配合握手、松手(图-9)。
图-9:年4月26日神志转清能遵嘱配合握手
年6月11日即入住李小勇脑脊液中心第55天,复查头CT颅内感染进一步好转,中线恢复居中(图-10)。患者已可以正常言语沟通(图-11)。
图-10:年6月11日头CT
图-11:年6月11日言语交流变正常
年7月1日即入住李小勇脑脊液中心第75天,患者的儿子前来探望患者,见证了脑脊液科的“意外性神奇”:患者恢复了基本的沟通能力、智力和四肢活动能力(图-12)。
图-12:年7月1日恢复沟通能力四肢活动能力
年8月17日即入住李小勇脑脊液中心第天,精神面貌显著改善,沟通能力、智力和四肢活动能力又显著改善(图-13)。
图-13:年8月17日精神面貌显著改善
脑脊液各项指标均正常后,于年9月7日,按计划术前例行复查头CT见颅内感染水肿基本消失,中线居中(图-14)后,当天进行了脑室腹腔分流术。
图-14:年9月7日头CT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2周即年9月21日出院。出院时:神清语明,四肢基本活动正常,已能自行站立,但不能自行走路,家属赞叹没想到在脑脊液科能治疗到如此满意的程度,送上了一面锦旗以表感谢(图-15)。
图-15:年9月21日已能自行站立
三、出院后随访
年12月11日(出院后近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