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胼胝体压部病变常见病因
TUhjnbcbe - 2021/2/15 18:44:00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效果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先上个图,来个看图说话吧。猜猜是什么病变?

简要病史:58岁,女,双小腿麻木1周加重伴乏力2天,言语含糊1天。

答案见文中。

文献认为孤立的胼胝体(CorpusCallosum,以下简称CC)病变少见,单纯累及到胼胝体压部者更少见。幸运的是近年随着影像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经常能看到CC压部单个孤立病灶,大部分呈一过性、可逆性,这种情况,文献中有个专有名词叫:MERS(mildencephalitis/encephalopathywithareversiblespleniallesion)。目前认为MERS可能的机制有:缺血性水肿,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障碍,炎症细胞和大分子的涌入及细胞*性水肿。

MERS危险因素包括:抗癫痫药物使用,皮质激素的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疗,轻度低钠血症和脑炎。一过性CC压部中心区域的圆形或椭圆形病灶在T2和FLAIR上为典型的高信号,T1低信号,弥散受限,增强无强化。与这些可逆的信号类似的CC压部病灶,有时还见于高原病和低血糖症的患者。

以下是累及胼胝体压部的常见病因:

1.胼胝体梗死

胼胝体梗死最常见的部位是压部,且最常见于胼胝体的中间部位。由于CC属双侧大脑动脉供血,大部分的缺血性CC病灶局限于一侧,有的也可能跨过中线。少见的中线CC病灶见于大脑前动脉或后动脉分水岭区域或者见于起源于前交通动脉的第三支动脉的闭塞(尸检发现)。梗死灶周围MRIGa强化可见于亚急性期缺血病灶。缺血性CC受累也可见于小血管病包括CADASIL,小血管性血管炎,Susac综合征和COL4A1突变所致的常染色体遗传性脑血管病。

2.弥漫性轴索损伤(DAI)

DAI常典型地累及到CC(其中CC后部是最常受累的区域)、中脑(特别是其背外侧部)和脑叶白质(最常见于灰白质结合部)。小的DAI病灶常为单侧、偏向中线;大病灶常为双侧对称性,有时累及整个CC。在MRI影像上DWI、FLAIR及SWI序列最易发现DAI病灶,为多发。

3.代谢性疾病

代谢性疾病中累及到CC压部最常见的是Marchiafava–Bignamidisease(MBD)(马比氏病),其典型地单纯累及CC压部,主要见于慢性和严重酒精中*和多种维生素缺乏。MBD更易于累及CC的中央和内侧部,压部是最常受累的部分。MRI上T1呈低信号,T2/FLAIR呈高信号,如果出现坏死和空洞样病灶,在T1和FLAIR上呈现出“三明治”样表现。见图。

急性期可见强化,DWI上见弥散受限。有时可见病灶内轻度出血。当然,少见的情况,脑白质、皮质和小脑中脚也可受累。

4.中*性脑白质病

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如环孢素、氟尿嘧啶等)、抗生素、药物滥用和环境*素都可能导致中*性脑白质病变。由于中*性脑白质病主要影响到双侧半球的白质,CC也常受累。病灶常为双侧,相对对称性,在T2和FLAIR上呈高信号,T1低信号,不强化,无出血。本文开始时看到的胼胝体病变,其实尚存在小脑核团病灶及双下肢周围神经病损,经过反复询问病史,发现是痢特灵(呋喃唑酮)中*。

5.肿瘤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脑胶质瘤病、淋巴瘤常累及CC。

6.感染

少部分脑炎病例可累及CC,多为病*性,如人疱疹病*6、轮状病*、肠道病*、HIV;疟疾也可以累及到胼胝体(压部)。

表1常见不同疾病可累及CC的最典型部位:

中线病灶

旁正中/非对称病灶

弥漫性对称性病灶

MBD

出血

脑白质营养不良

MERS

GBM(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RIL(放射性白质脑病)

MS

淋巴瘤

DPL(迟发性缺氧性白质脑病)

梗死

脑胶质瘤病(GC)

PML(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DAI

华勒氏变性

MS

梗死

中*性白质脑病

DAI

华勒氏变性

MERS

表2胼胝体病变在不同MRI序列最典型的信号改变

ADC信号广泛减低

GRE序列低信号

Ga增强有强化

DPL

出血

淋巴瘤

MERS

DAI

脓肿

DAI

梗死

MS急性期病灶

梗死

GBM

梗死

脓肿

MBD

MS急性期病灶

尽管累及CC压部的病因多种多样,其仍然非常少见,如果存在也仅仅是对外伤或髓鞘形成异常的一过性反应。本文仅对一些病因作一些小结,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HoML,MoonisG,GinatDT,EisenbergRL.Lesionsofthecorpuscallosum.AJRAmJRoentgenol..(1):W1-16.

[2]EdwardsTJ,SherrEH,BarkovichAJ,RichardsLJ.Clinical,geneticandimagingfindingsidentifynewcausesforcorpuscallosumdevelopmentsyndromes.Brain..(Pt6):-.

[3]M.Conti?A.Salis.Transientfocallesioninthespleniumofthecorpuscallosum:MRimagingwithanattempttoclinical-physiopathologicalexplanationandreviewoftheliterature.Radiolmed(7):–.

[4]RenardD,CastelnovoG,CampelloC,etal.AnMRIreviewofacquiredcorpuscallosumlesions.JNeurolNeurosurgPsychiatry..85(9):-8.

曾国勇

1
查看完整版本: 胼胝体压部病变常见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