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祝圣诞快乐
提起捉虫,人们往往会想到农民给庄稼捉虫,园丁给植物捉虫,医院神经外科的向晖主任医师最近也捉了一条长虫:蜷曲状态下都有6cm,说来你可能会震惊,这条虫子是从人脑里捉出。
年3月7日MRI显示寄生虫活动区域
年5月11日MRI显示寄生虫活动区域
年1月9日MRI显示寄生虫活动区域
年12月18日MRI显示寄生虫活动区域
年12月中旬,神经外科收治了一名反复发作癫痫的患者王先生(化名)。王先生平常身体素质好,长期从事装修工作,少有头疼脑热。年3月,王先生突然因癫痫发作,到医院检查查出脑内寄生虫(曼氏裂头蚴),经过多次正规的药物驱虫治疗,不但癫痫发作未能控制,多次复查核磁共振(MRI)发现脑内病灶的形态及位置均在改变。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
掌握了患者病史,为彻底解除患者的痛苦,神经外科向晖主任医师、冷景兴主治医生决定揪出这个“原凶”--脑寄生虫。患者的虫体病灶在脑皮层之下且紧邻支配肢体运动的中央前回脑组织,如何能既准确地摘除寄生虫,又能不损害患者的神经功能,是最关键的问题。经科室分析讨论及严格的术前评估定位,12月18日,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显微镜下脑裂头蚴病灶切除术”。过程顺利,完整取出活体寄生虫一条。
向晖团队在显微镜下小心谨慎地“捉虫”
术后患者情况良好,肢体活动正常,继续给予对症治疗。取出的活虫在蜷曲状态下体长约有6cm,直径不足2mm,体表包裹着一层肉芽组织。
术后患者肢体活动正常
向晖主任医师介绍:该患者四次核磁共振显示病灶的形态及位置均在改变,说明虫体在不断运动,这复合曼氏裂头蚴的生物特点,一旦虫体运动到功能区,患者可能出现永久性偏瘫等功能障碍,甚至昏迷,手术摘除是根治的唯一方法,手术的难度在于准确定位虫体并保护好正常的脑组织,否则不但虫体会残留,还可能引起肢体活动等障碍。这种寄生虫病在江西并不常见,活捉一条寄生虫花了2个小时,可见人脑里的“雕虫”绝非小技。
取出一条长约6CM的活虫(完全展开可能更大)
曼氏裂头蚴,学名为曼氏迭宫绦虫。其成虫寄生在猫、狗肠道中,当人进食了未煮开含虫卵的水或含有原尾蚴的食物后,虫卵先是在人的肠壁上吸附,然后孵化成幼虫,幼虫再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游走,吸取脑细胞营养发育长大,所致疾病称为曼氏裂头蚴病。裂头蚴一旦进入人脑,不仅代谢的产物会对大脑带来损害,更可怕的是随着它不停游走,会对大脑带来不可修复的破坏。脑裂头蚴病的临床表现酷似肿瘤,常伴有癫痫发作,头痛,肢体麻木,甚至瘫痪等临床症状。
青蛙大腿里分离出的活体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
裂头蚴病主要通是食物传播。不卫生的“吃法”是传播裂头蚴病的主要方式。王先生平常特别爱吃青蛙,青蛙体内正是寄生虫的“栖息地”。
青蛙肉质虽美,少吃一点为健康
向晖主任医师
向晖介绍人体寄生虫的感染方式有很多种:
1、用生蛙肉或蛇肉局部贴敷伤口或患处而获感染。民间传说用青蛙肉和蛇肉贴敷眼、颌面、会阴等处的伤口或脓肿,有清凉解*的作用。若蛙肉或蛇肉中染有裂头蚴,裂头蚴就会从贴敷处的皮肤、粘膜、伤口侵入人体。
2、食入含有裂头蚴的生或未熟的蛙肉、蛇肉、鸡肉、猪肉等而获感染。民间有用生吞活蛙或生蝌蚪治疗疥肿、疼痛、皮肤过敏的,感染机会更大。食入人体的裂头蚴或在肠道内发育为成虫,或穿过肠壁进入腹腔,移行至全身其他部位寄生。
3、误食含有原尾蚴的剑水蚤而获感染。饮用生水或湖塘水,使含有原尾蚴的剑水蚤有机会进入人体。原尾蚴也可直接从皮肤或眼结膜侵入人体。
在此提醒大家:人吃了没有烧熟的肉、喝了不干净的水、吃了带有虫卵的生蔬菜,或者有不洗手的习惯等,都有可能感染上虫卵。虫卵只有几十微米大小,肉眼是看不到的。虫卵进入人体后进入血液系统,并可随血液循环到人体的任何部位。人的大脑结构异常敏感,如果虫卵一旦进入大脑,会慢慢发育成幼虫并逐渐长大,对周围脑组织造成压迫、破坏,引起脑组织变态反应与炎症,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引起颅内压增高,诱发头疼、浑身无力、肢体运动障碍等一系列症状,最严重的是诱发癫痫,视物不清,甚至失明等。即便这些虫体最后被杀死了,也会在脑内形成纤维结节或钙化,同样会诱发癫痫等脑病。
目前已知能感染人的食源性寄生虫有9种,分属于吸虫、绦虫、线虫、原虫四类。如果生吃了受到感染的鱼肉就可能得病。预防寄生虫脑病,关键是要注意饮食卫生。
来源:神经外科万宇婷罗帷
编辑:罗昭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