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523每日一练护士护师主管
TUhjnbcbe - 2021/5/14 16:38:00

导语

在过去的年里,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让人心痛的数字并未定格,但中国人民书写了一份完美的抗疫答卷,那么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三氧的研究有哪些新的进展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年三氧研究的部分中文文献,均发表在核心期刊杂志。一起来看看吧!

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瑞舒伐他汀联合免疫三氧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疗效研究王渊博1吴海燕2郑长虹3张怡冰11.医院医疗管理科2.医院急诊科3.医院超声诊断科

摘要: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免疫三氧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年4—11月收治的例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每组各50例。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片剂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免疫三氧血回输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常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0.0%(40/50),明显低于联合治疗组的94.0%(47/5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和餐后2h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患者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而HDL-C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表达量均有上升,且联合治疗组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丙二醛的表达量均有下降,且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瑞舒伐他汀联合免疫三氧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明显,尤其是在降脂方面的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高脂血症;Ⅱ型糖尿病;免疫三氧;瑞舒伐他汀;

基金资助: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指导项目(-ZD-);

DOI:10./j.issn.-..06.06

专辑:医药卫生

专题: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分类号:R.2;R.2

医用三氧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功能、免疫功能及疗效影响祝医院肝四科

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医用三氧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功能、免疫功能及预后影响,为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年2月至年6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例,按照随机数表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医用三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0d的肝功能指标(AST、ALT、ALB、TBIL)及免疫功能指标(CD4+、CD8+)差异,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前和术后20d的AST、AST、TBIL和ALB差值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水平更为理想(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0天的CD4+、CD8+差值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20d的总有效率为15.00%,对照组术后20d的总有效率为26.67%,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医用三氧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可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术后肝功能损害情况,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为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医用三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原发性肝癌;肝功能;免疫功能;临床疗效;

专辑:医药卫生

专题:肿瘤学

分类号:R.7

红细胞去除联合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张进进1李鹏2魏翠1*永莉1王海莹1陈立力1唐艺1耿杰3邢颜超11.医院输血医学科2.医院眼科3.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去除联合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隔日采集自体血ml,充入等体积医用三氧后输入体内,共计治疗9次。其中三氧浓度由40mg/L起始,每治疗三次逐步递增5mg/L,即1-3次为40mg/L、4-6次为45mg/L、7-9次为50mg/L。在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的同时每4天进行一次红细胞去除,每次抽除全血ml,采集过程中给予患者输注生理盐水ml维持容量平衡,共计治疗5次。结果红细胞去除联合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后,患者RBC、HCT、Hb明显下降,PT、APTT、TT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结论红细胞去除联合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能迅速减少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改善血液流变及凝血功能、增强组织供氧能力,缓解临床相关症状,疗效显著,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红细胞去除;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

DOI:10./j.cnki.jyyx..07.

专辑:医药卫生

专题:心血管系统疾病

分类号:R.1

三氧注射医用臭氧对大鼠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PPARγ及自噬水平表达的影响孙盼盼1赵旭2林小雯1傅志俭11.医院疼痛科2.医院麻醉科

摘要:目的探讨医用臭氧对大鼠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PPARγ在臭氧诱导的软骨细胞自噬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出生3d以内的Wistar大鼠10只,获取四肢关节软骨进行原代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并通过甲苯胺蓝染色及Ⅱ型胶原蛋白免疫荧光进行软骨细胞的鉴定。通过10ng/mL白介素-1β(IL-1β)刺激24h构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模型。造模后采用不同浓度臭氧处理30min,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臭氧对软骨细胞活力的影响,选出最佳臭氧浓度。造模后加入PPARγ特异性抑制剂GW处理12h,再给予30μg/mL臭氧处理。将原代软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臭氧组、正常臭氧组、模型臭氧+抑制剂组及模型抑制剂组。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PPARγ蛋白及自噬相关蛋白LC3Ⅱ、P62及Beclin-1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软骨细胞的自噬相关蛋白LC3B及P62的表达。结果经甲苯胺蓝染色及Ⅱ型胶原蛋白免疫荧光鉴定,分离培养的细胞为软骨细胞。不同浓度臭氧处理后,30μg/mL臭氧处理后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的活力得到改善(P0.05),50、70μg/mL臭氧明显抑制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的活力(P0.05)。30μg/mL臭氧提高了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中PPARγ及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及Beclin-1的表达水平,抑制了P62蛋白的表达(P0.05)。PPARγ特异性抑制剂GW(20mmol/mL)抑制臭氧对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上调作用,并可逆转臭氧对P62的抑制作用。结论30μg/mL医用臭氧可以促进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自噬,PPARγ激活在臭氧诱导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的自噬中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臭氧;白介素-1β;骨性关节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自噬;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专辑:医药卫生

专题:外科学

分类号:R.3

冲击波联合激痛点臭氧注射对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观察雷德宝刘金川湖北文理学医院康复疼痛科

摘要:目的:探究冲击波联合激痛点臭氧注射对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年5月至年5月接受治疗的颈肩MPS患者共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发散式体外冲击波单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激痛点臭氧注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活动度(ROM)评分以及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显效+有效例数28例(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22例(总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21d的VAS评分中,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14,21d的RO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疗程结束后6个月内复发病例1例(复发率3.33%),对照组复发病例6例(复发率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冲击波治疗颈肩MPS存在一定局限性,冲击波联合激痛点臭氧注射方法可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且根据臭氧本身化学性质,可从根本上修复患者组织损伤,复发率低,安全有效。

关键词:冲击波;激痛点臭氧注射;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专辑:医药卫生

专题:外科学;急救医学

分类号:R.3

传统中医疗法联合低浓度臭氧注射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王海慧王素匣陈尧华中国人民解放*陆*医院疼痛科

摘要:目的分析传统疗法联合低浓度臭氧疼痛触发点注射治疗对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疼痛及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年10月—年10月于我院收治的85例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针刺拔罐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低浓度臭氧疼痛触发点注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感受变化及功能障碍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压痛评分、腰背部功能活动评分及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统疗法联合低浓度臭氧疼痛触发点注射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疗效佳,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感受,有降低功能障碍可能性。

关键词: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臭氧;疼痛;针刺;拔罐;推拿;功能障碍;

基金资助:重庆市卫计委项目(jstg);

专辑:医药卫生

专题:中医学

分类号:R.9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以及局部化疗联合医用臭氧治疗脊柱结核脓肿丁相东1罗明2周上清1陈琴31.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骨科2.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检验科3.医院

摘要:目的评价CT引导经皮穿刺置管灌注化疗联合医用臭氧局部治疗脊柱结核脓肿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年7月至年6月期间我院例脊柱结核合并脓肿患者,患者不伴有严重后凸畸形、严重椎体不稳及截瘫,所有的患者均在全身化疗的基础上,对椎旁脓肿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术,清除脓液及液化坏死组织,送病理检查、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记录。45例单纯用异烟肼注射液行脓腔局部化疗(对照组),65例为异烟肼注射液联合医用臭氧溶液脓腔交替保留灌注治疗(治疗组)。治疗后对患者的脓肿吸收情况、置管时间、复发率、血沉(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组病例置管及脓肿清除顺利,无严重并发症。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6.5±4.7)个月和(17.8±5.3)个月。治疗组比对照组的平均置管时间短12天左右[(33.4±14.1)天vs.(45.3±15.2)天],拔管时患者的ESR、CRP、HGB基本恢复正常。两组耐药菌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时,治疗组大多数患者症状和脓肿消失,有效率为90.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7.8%,且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ASIA分级)恢复更快,局部复发率更低(对照组vs.治疗组:17.8%vs.4.6%)。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局部灌注化疗联合医用臭氧治疗不伴严重后凸畸形、严重椎体不稳及截瘫的脊柱结核脓肿简便安全,在临床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结核,脊柱;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臭氧;

基金资助:重庆市卫生计生委医学科研项目(MSXM);重庆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科技项目(ZY03020);

专辑:医药卫生

专题:外科学

分类号:R.3

射频消融术联合不同浓度臭氧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周强刘煊文侯伟光丁小川张强李宁远强喆医院

摘要: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联合不同浓度臭氧在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Radiculopathy,CSR)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90例CR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A、观察组-B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RFA治疗,观察组-A联合40mg/mL浓度的臭氧治疗,观察组-B则联合60mg/mL浓度的臭氧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及治疗后疼痛改善情况、颈椎功能改善情况,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疗效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A、观察组-B中的疗效评价为优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三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及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性下降,且观察组-Bhs-CRP、IL-6、IL-8水平及不同时间节点的VAS评分观察组-A对照组(P0.05);三组颈椎功能评分则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观察组-B观察组-A对照组(P0.05)。结论RFA联合臭氧治疗CSR疗效确切,且60mg/mL浓度的臭氧疗效更佳,或具一定浓度依赖性,值得临床重视。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浓度;臭氧;神经根型颈椎病;

专辑:医药卫生

专题:外科学

分类号:R.55

颈椎旁神经阻滞后注射臭氧联合牵引下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邓磊胡伟民庹秀均彭继红吴春龙李关医院医院

摘要:正目前大部分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radiculopathy,CSR)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包括颈椎牵引、物理治疗、手法治疗、药物治疗等,多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的综合治疗,但其疗效不持久,复发率高。本研究通过观察颈椎旁神经阻滞后臭氧注射治疗联合牵引下手法治疗CSR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旁神经阻滞术;臭氧;牵引;手法治疗;

基金资助:佛山市卫生和计生局医学科研课题(编号:0242);

专辑:医药卫生

专题:外科学

分类号:R.53

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韦英成吴肖梅梁晓行*业成覃喜扬杨先医院针灸推拿科

摘要:目的观察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结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隔日1次;颈椎牵引每日1次,每次15~20min;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症状体征评分、疗效指数及经颅多普勒(TCD)探测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双侧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进行评定。结果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愈显率91.43%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症状和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积分均比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双侧VA、BA、双侧PCA的V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双侧VA、BA、双侧PCA的Vm均比治疗前显著提升(均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更能有效改善患者双侧VA、BA、双侧PCA的血流速度。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臭氧水;穴位注射;牵引;疗效;脑血流平均速度;

基金资助:广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项目(Z0854);

DOI:10./j.cnki.issn.-.

专辑:医药卫生

专题:外科学

分类号:R.55

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近期、远期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流速度的影响韦英成吴肖梅梁晓行*业成覃喜扬杨先张雪苹吴曦姜进文姜炳毅阎杰伍夏源广西壮族医院针灸推拿科

摘要:目的观察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近期、远期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CS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40例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后及治疗后1、3个月观察疗效,比较2组症状体征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双侧大脑后动脉(PCA)平均血流速度(Vm)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及治疗后1、3个月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后、治疗后1个月(P0.05)。治疗组治疗后愈显率87.5%(35/40)、总有效率97.5%(39/40),对照组治疗后愈显率42.5%(17/40)、总有效率70.0%(28/40);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愈显率92.5%(37/40)、总有效率97.5%(39/40),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愈显率40.0%(16/40)、总有效率65.0%(26/40);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愈显率77.5%(31/40)、总有效率90.0%(36/40),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愈显率22.5%(9/40)、总有效率52.5%(21/40)。治疗组治疗后、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愈显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双侧VA、BA、双侧PCAVm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CSA,能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提高脑血流速度,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

关键词:脊柱骨赘病;颈椎;穴位疗法;水针;注射剂;

基金资助: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编号:Z0854);

专辑:医药卫生

专题:中医学

分类号:R.9

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韦英成梁晓行吴肖梅*业成覃喜扬杨先张雪苹吴曦姜进文姜炳毅阎杰伍夏医院

摘要:目的观察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arteriopathy,CSA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用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症状体征评分、疗效指数(efficacyindex,EI)及经颅多普勒探测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双侧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进行评定。结果试验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7.5%、97.5%,均优于对照组的42.5%、70.0%(P0.05)。两组治疗前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双侧VA、BA、双侧PCA的V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双侧VA、BA、双侧PCA的Vm均比治疗前显著提升(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CSA疗效较好,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双侧VA、BA、双侧PCA的血流速度。

关键词:颈椎病,椎动脉;臭氧;水针;脑血流速度;

基金资助:广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项目(Z0854);

DOI:10./j.issn.5-..08.

专辑:医药卫生

专题:中医学

分类号:R.9

超声引导铍针松解配合臭氧注射治疗*人髂胫束摩擦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薛炜翔李莉颜小润陈益樑*熙雯李建民中国人民解放*联勤保障部队第医院

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铍针松解配合臭氧注射治疗*人髂胫束摩擦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部队因患髂胫束摩擦综合征送我院就诊的72例*人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在高频超声引导下进行精准铍针松解联合髂胫束滑囊臭氧注射,对照组给予痛点局部封闭注射,观察两组单次治疗后1、3、5h的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后3个观察时段的VAS评分方面,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精准铍针松解配合臭氧注射干预髂胫束摩擦综合征的方法应用于部队*人训练伤治疗,即时疗效明确。

关键词:髂胫束摩擦综合征;*人;铍针;臭氧注射;超声引导;

DOI:10./j.cnki.cn43-/r..09.

专辑:医药卫生

专题:特种医学;*事医学与卫生

分类号:R82

CT引导下臭氧联合蝶腭神经节阻滞治疗持续性特发性面部疼痛琼仙1杨茂江2杨汉丰2徐晓雪21.川医院2.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臭氧联合蝶腭神经节阻滞治疗持续性特发性面部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45例持续性特发性面痛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引导下经翼腭窝臭氧联合蝶腭神经节阻滞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睡眠质量,计算总有效率,并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每个患者至少随访6个月,总有效率为95.6%,术前VAS评分为(8.07±1.37)分,术后1周、2周、1月、3月、6月VAS评分分别(2.57±1.46)分(t=19.,P0.05)、(2.29±1.38)分(t=19.,P0.05)、(1.78±1.62)分(t=18.,P0.05)、(1.58±1.69)分(t=18.,P0.05)、(0.91±1.52)分(t=23.,P0.05),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前PSQI评分为(16.36±1.78)分,术后1周、2周、1月、3月、6月PSQI指数分别为(6.59±1.76)分(t=14.,P0.05)、(6.36±1.64)分(t=15.,P0.05)、(6.16±1.38)分(t=19.,P0.05)、(5.87±1.62)分(t=20.,P0.05)、(5.67±1.51)分(t=21.,P0.05),PSQI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术区短期内面部胀痛不适、面部麻木,无颅内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臭氧联合蝶腭神经节阻滞治疗持续性特发性面部疼痛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持续性特发性面痛;非典型面痛;臭氧;蝶腭神经节;神经阻滞;并发症;

基金资助:四川省教育厅科研创新团队项目(18TDB);

专辑:医药卫生

专题:神经病学

分类号:R.12

其他治疗方法直肠三氧灌注疗法专家共识张文浩钱晓焱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转化医学学组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三氧医学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神经调控专委会中医院

摘要:直肠三氧灌注疗法专家共识由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转化医学学组、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三氧医学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神经调控专委会专家依据年2月前发表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并基于循证医学标准共同编写,主要介绍直肠三氧灌注疗法作用机制、适应证、禁忌证、安全性、治疗参数以及规范化操作技术。

关键词:直肠三氧灌注;专家共识;

专辑:医药卫生

专题:临床医学

分类号:R.6

臭氧在临床疼痛医学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韦英成梁晓行吴肖梅*业成覃喜扬杨先张雪苹吴曦阎杰姜进文姜炳毅伍夏源广西壮族医院

摘要:臭氧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因具极强氧化性而被应用于临床。随着臭氧作用机制研究不断深入,臭氧治疗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特别在临床疼痛医学治疗领域中发展迅速。本文针对其在疼痛医学中的应用及研究做一综述,进一步探讨医用臭氧治疗疼痛的作用机制,制定系统的医用臭氧治疗规范和疗效评价指标,提高疗效,减少技术风险,为今后临床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关键词:疼痛;臭氧;应用;研究;综述;

基金资助:广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项目(Z0854);

专辑:医药卫生

专题:临床医学

分类号:R

VSD联合臭氧水治疗骨科感染性创面的临床研究张仲传1朱勋兵1徐洋洋2牛国旗1韩冠生1耿春辉1韩俊柱1袁伶俐11.蚌医院骨科2.蚌医院骨科

摘要: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术(VSD)联合臭氧水治疗骨科感染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感染性创面病人40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予以VSD联合臭氧水冲洗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VSD治疗,比较2组病人术后7d创面愈合情况、肉芽组织菌落计数、细菌感染情况,创面渗液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比较2组治疗结局。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7d创面愈合面积、细菌清除率均大于对照组,肉芽组织菌落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术前相比,2组病人术后7d创面IL-1及TNF-α水平明显降低,VEGF标记指数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病人创面IL-1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观察组病人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联合臭氧水冲洗治疗骨科感染性创面,可有效减小细菌菌落计数,促进创面愈合,降低病人再次感染风险。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臭氧水;骨科感染性创面;细菌清除率;愈合面积;

基金资助:蚌埠医学院自然科学研究资助项目(BYKY);

DOI:10./j.cnki.issn.0-..08.

专辑:医药卫生

专题:外科学

分类号:R.2

臭氧外用辅助治疗中重度大疱性类天疱疮病人的疗效观察李莉王彤山西医科大学

摘要:[目的]评价臭氧外用辅助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中重度大疱性类天疱疮病人随机分为臭氧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自来水冲淋全身,糜烂处使用莫匹罗星软膏;臭氧组采用臭氧水泡浴或冲淋全身,糜烂处使用臭氧油。两组病人在此基础上均联合皮肤屏障护理和系统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大疱性类天疱疮疾病面积指数评分(BPDAI)及住院时间、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BPDAI总分、瘙痒评分、住院时间、疗效及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臭氧组水疱干涸、结痂时间和糜烂面干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治疗后5d臭氧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结论]臭氧外用能迅速改善中重度大疱性类天疱疮病人急性期症状,减少抗生素使用,缓解瘙痒,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关键词:臭氧;大疱性类天疱疮;疗效;生活质量;皮肤科;瘙痒;

专辑:医药卫生

专题:临床医学

分类号:R.75

湿润烧伤膏联合臭氧治疗烧伤难愈性创面临床研究付合*郭瑞刘炯波杨来医院烧伤科二病区

摘要: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联合臭氧治疗烧伤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烧伤难愈性创面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臭氧消*治疗,观察组采用臭氧消*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比较2组创面出现新生肉芽组织的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质量评分、感染发生情况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肉芽组织形成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创面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臭氧治疗烧伤难愈性创面,能够刺激新生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愈合,不会增加感染风险。

关键词:烧伤难愈性创面;湿润烧伤膏;臭氧;创面愈合;

DOI:10./j.cnki.jncm..18.

专辑:医药卫生

专题:外科学;急救医学

分类号:R

医用三氧气浴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感染创面秦新愿1王雷2王江宁11.首都医科大医院矫形外科2.医院急诊医学中心

摘要:背景:医用三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杀菌抗炎、改善循环、缓解疼痛和促进再生的作用,有报道验证了医用三氧在龋齿等溃疡创面的积极作用。目的:探讨医用三氧气浴对控制糖尿病足溃疡局部感染和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入组治疗方式,将符合入选标准的例2型糖尿病性足溃疡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创面局部生理盐水清洁后应用医用三氧套袋气浴30min;对照组给予创面局部生理盐水清洁后应用空气套袋气浴30min,1次d,3周后统计2组患者创面细菌控制情况(细菌定量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炎症指标下降程度、溃疡创面缩小情况、创面愈合率及创面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情况;检测治疗前后创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研究方案通过首都医科大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对治疗过程完全知情同意。结果与结论:(1)经3周治疗后对照组有46例患者创面细菌培养仍检出细菌,实验组有5例患者仍检出细菌;病原菌株数对照组治疗前73株,治疗后66株;实验组治疗前74株,治疗后7株;(2)细菌定量分析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高于实验组治疗后;(3)实验组的各项溃疡愈合指标(创面缩小面积,创面疼痛目测类比评分,炎症指标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4)实验组局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水平明显升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5)实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结果说明,医用三氧气浴能够显著控制糖尿病足的局部感染,减少创面病原菌分布,缓解创面炎症疼痛,刺激创面分泌生长因子,提高创面愈合率。

关键词:医用三氧;气浴;糖尿病足;溃疡;感染;创面;

基金资助: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与成果推广(Z171017),项目负责人:王江宁;

专辑:医药卫生

专题: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外科学

分类号:R.2;R.1

结语

由于篇幅原因,本文仅展示了部分核心期刊研究,我们下期见!

安建雄团队三氧最新研究详细报道

腰椎术后疼痛怎么办?选择射频和臭氧

髋关节三氧注射操作细则

医用三氧气浴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感染创面

颤抖的痛苦——怎么让帕金森病患者减轻痛苦?

头疼,是颈椎在向你发出警告!预防加治疗双管齐下

臭氧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三氧治疗肩周炎的临床应用

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为什么要采血毫升?时间为什么推荐不少于5分钟?

三氧助力神经内科,辅助治疗多种临床疾病

以爱之名,守护健康

卡特三氧,生之向往

德国卡特三氧

1
查看完整版本: 523每日一练护士护师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