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全景案例头疼头晕,脓包还是肿瘤
TUhjnbcbe - 2021/8/8 5:08:00
全景案例〉

54岁刘先生平时身体健康,3个月前,开始出现头疼、头晕的症状,且症状逐渐加重。在医院检查发现颅内多发占位,考虑恶性肿瘤,转移瘤可能。

随后在临床医生的建议下患者至上海行头颅增强MR进一步检查并做pet/ct排除其他部位有无肿瘤。

增强MRI影像资料

增强MRI显示:颅内见多发结节状异常信号,T1WI呈混杂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弥散不均匀受限,增强后呈环形强化,病灶周围可见不同程度水肿带。

PET/CT影像资料

PET-CT显示:颅内多发混杂低密度结节,大部分呈边缘FDG摄取增高,最大SUV=9.8,病灶周围见低密度水肿带;余全身成像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及异常FDG代谢灶。

综合两次影像检查,专家认为:颅内多发占位常见于转移瘤、感染性病变,患者病灶虽然表现为边缘环形强化,但弥散加权成像(DWI)表现为边缘弥散不受限,而病灶内部弥散受限,这是典型的脑脓肿表现,因此排除外院的转移瘤诊断,目前初步诊断为脑脓肿可能性大。

刘先生带着诊断报告至神经外科就诊,经过一系列治疗症状逐渐消失,复查提示颅内病灶逐渐变小。

脑脓肿

脑脓肿是颅内感染性病变,指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炎、慢性肉芽肿及脑脓肿包膜形成,少部分也可是真菌及原虫侵入脑组织而致脑脓肿。

临床表现和胶质瘤、脑转移瘤相似,典型症状头疼、局限性神经功能缺陷和进行性的行为及认知功能障碍,仅半数患者有发热症状。

脑脓肿病因

脑脓肿的病因一般有五种:

(一)耳源性脑脓肿。耳源性脑脓肿通常由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乳突炎导致,多数位于颞叶和小脑。

(二)鼻源性脑脓肿。鼻源性脑脓肿多数是由于副鼻窦出现化脓性感染导致,在临床上一般比较少见。

(三)血源性脑脓肿。血源性脑脓肿多数是由于身体的其他部位感染,合并各类脓*血症,经血液播散导致。

(四)外伤性脑脓肿。外伤性脑脓肿多继发于开放性颅脑损伤。

(五)隐源性脑脓肿。原因可能是原发感染程度较轻,机体抵抗力较强,或者早期应用了抗生素,已经控制了感染。但是,颅内仍有细菌潜伏,当机体抵抗力较弱的时候,脑内的潜伏病灶逐渐就会发展成脓肿。

脑脓肿的影像学诊断

脑脓肿是颅内严重感染性疾病,致残和致死率都很高,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治非常重要。对于脑脓肿的诊断除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外,目前更依赖于CT、MRI。

对有典型的发热、感染中*症状,有中耳炎、乳突炎,其他部位感染或有易感因素者,结合影像检查易于诊断,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在CT和MRI上可见单发或多发薄壁均匀一致的环状强化病灶并周围大片水肿。

不典型者常需依靠MRI的特殊成像序列进行鉴别,如磁共振灌注成像、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波谱分析(magnetticresonancespectrum,MRS)、弥散张量成像和磁敏感加权成像等,为脑脓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很有价值的证据。

发现脑脓肿,应该如何处理?

在脓肿尚未完全局限以前,应进行积极的抗炎症和控制脑水肿治疗。

脓肿形成后,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抗感染应针对不同种类脑脓肿的致病菌,选择相对应的细菌敏感的抗菌素,并且经过6-8周的正规用药。同时应降低颅内压。

对于某些患者常规的抗感染已经不能奏效,这时就应该采用手术干预,可选择穿刺抽脓术、导管持续引流术、切开引流术或脓肿切除术等。

文中案例归全景所有,盗用必究!本文案例由上海全景徐汇中心PET/CT组韩天壮医生提供审核:上海全景徐汇中心PET/CT主任刘庆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景案例头疼头晕,脓包还是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