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电图的历史背景
年德国神经精神病学家HansBerger首先报告了在人类完整的头皮上安放电极,描记人类成果不断得到电生理及神经大脑的自发电活动。此后他的研究生理学家的证实,使EEG学在全世界范围得以发展,并开始为临床和科学服务。二、什么是脑电图(EEG)?
EEG是通过在脑的各相应区域(在头皮、硬膜下)安放电极,描记大脑神经细胞活动所产生的生物电活动,因此EEG是反应大脑功能状态的电生理技术。
三、脑电图导联系统
绝大多数检查室采用的是国际10-20系统(the10-20internationalSystem)电极放置法。其特点是:电极有各自的名称,位于左侧的是奇数,右侧的是偶数;按近中线的用较小的数字,较外侧的用较大的数字;电极名称包括电极所在头部分区的第一个字母;电极的间隔均以10%和20%来测量。四、脑电图的适应症
1、鉴别脑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如抽搐、精神障碍、聋、盲等是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2、各种脑部疾病辅助诊断、鉴别诊断及定位。3、常用于癫痫、脑瘤、脑外伤、颅内血肿、脑炎、脑寄生虫病、脑脓肿、脑血管病及其他各种脑病和昏迷患者。4、了解全身疾病疑有脑损害者是否脑受累:如癌是否有颅内转移、感染、中*、肝或肾性疾病等是否造成脑功能损害。5、随访了解脑部疾病的变化、疗效、脑发育状况,帮助了解脑衰老及脑死亡。五、脑电图的禁忌症
1、头皮外伤严重,广泛或开放性颅脑外伤,无法安放电极或可能因检查造成感染者。2、不宜搬动的危重病人,而脑电图机又非便携式不能移动至床旁检查者。3、极度躁动不安、当时无法使其镇静而配合检查者。六、脑电图的临床意义1、新技术的问世取代了很多老的检查方法。2、作为反映大脑功能状态的脑电图学,仍有其在临床诊断及科学研究的价值。3、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脑电图学的发展-录像监测、动态EEG、数字化脑电图等。科室简介
医院心脑电科位于门诊二楼,目前设有: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机、立体心电图机、动态心电图记录仪等。现新引进脑电图机一台,本科室在主任医师佟润国的带领下坚持业务学习,提升科室水平,诊断技术力量在市内处于领先水平,并荣获全国优秀心电集体荣誉称号。
-
————END————
来源医院丨廊小卫编辑整理
疫苗接种知识大全?接种新冠病*疫苗前需要注意什么?
?哪些人不适合接种新冠病*疫苗?
?为什么要加快推进全民接种新冠病*疫苗?
?为什么要接种新冠病*疫苗?
?有过敏性鼻炎可以接种新冠病*疫苗吗?
?新冠病*疫苗能不能和其他疫苗一起接种?
点亮“在看”让更多人了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