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器官移植后离ldquo鸽rdquo
TUhjnbcbe - 2021/8/15 21:17:00
白癜风能吃醋么 http://m.39.net/news/a_6129037.html

鸽子被当做和平的象征,《旧约·创世纪》记载,上古洪水之后,诺亚从方舟上放出一只鸽子,让它去探明洪水是否退尽,上帝让鸽子衔回橄榄枝,已示洪水退尽,人间尚存希望。诺亚知道洪水已开始退去,平安就要来到。洪水退去后,在世间一切生灵面前呈现了长满绿色树木的山谷和开着鲜花的幽静小道。从此,人们就用鸽子和橄榄枝来象征和平。

鸽子也是爱情的使者,在生活中则被少女称为是“爱情之鸽”。

鸽子作为和平的使者,也是世界重大盛世中必不可少的角色之一,在盛会的开幕式上,都有数万羽美丽的鸽子迎空飞翔,象征了我国和世界人民向往和平、友谊团结的美好愿望。

在日常生活中,城市广场,旅游景区的广场,都有鸽子的身影。人们常常也愿意喂食鸽子、与鸽子合影。

器官移植者康复,回归社会后,就有了可能与鸽子密切接触的机会。我作为器官移植的医生郑重的劝告器官移植者,离“鸽子”远点、莫关心“鸽”事。

为什么呢?为什么呢?为什么呢?鸽子本身是细菌的“活体仓库”。很多鸽子携带“鹦鹉热衣原体”和“空肠弯曲菌”,前者被人体感染会引发流感甚至肺炎,而后者则是人体急性痢疾的主要原因之一。鸽子的粪便中携带许多致病菌。鸽粪中的致病菌则可能引起组织胞浆菌病、隐球菌病、鹦鹉热、圣路易脑膜炎等疾病。干燥的鸽子粪便会成为细微颗粒,携带着病菌被人吸入的呼吸道中,引起疾病。

鸽子粪便中的隐球菌对器官移植者有致命的威胁。鸽子粪是目前认为的隐球菌最主要的贮存媒介。其他禽类粪便也有隐球菌存在(如鸡、鹦鹉)。猫、狗也可能感染隐球菌,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包括鼻腔(80%病例都能影响该部位)、呼吸道、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眼睛。

隐球菌是一种自然界广泛存在的腐生性真菌,在已被鉴定出的30多个种属中,只有新型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是导致人类隐球菌病的病原体。

隐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如鸽粪、土壤、牛乳、水果等,为条件致病菌,通常在宿主免疫力低下时致病。

新型隐球菌呈全球分布,常在鸟粪尤其鸽粪中被检测到。我国东南部地区例如广东、广西、江苏、福建等地,鸽粪中新型隐球菌的检出率较其它地区高,例如广东检出率为43.3%。

隐球菌大多经呼吸道入肺,在肺部引起轻度炎症,或隐性感染,亦可由破损皮肤及肠道进入人体。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向全身播散,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发生隐球菌脑膜炎、脑炎、脑肉芽肿等,也可侵入骨骼、肌肉、淋巴结、皮肤黏膜引起慢性炎症和脓肿。

新生隐球菌几乎全部经肺感染人体,90%病损仅局限于肺部,10%可经血行传播扩散至其他器官,其中以中枢神经系统及皮肤感染最常见。

实体器官移植受体中,隐球菌病的发生率为0.2%~4.1%,占实体器官移植术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8%~10%,病死率显著高于非感染者,以肺移植受体隐球菌病的死亡风险最高,其次为肝移植、心脏移植和肾移植受体。随着我国器官移植受体逐年增多,文献报道隐球菌感染的发生率为7.7%

实体器官移植受体隐球菌病的感染途径有以下几种方式:移植术后原发性感染、免疫抑制状态引发的宿主体内病原菌再活化、供体来源的感染、术前未发现的隐球菌病。

文献报道隐球菌病的中位发病时间为移植术后20个月,并以术后36个月发生率最高,而术前未发现的隐球菌病和供体来源的感染多在移植术后早期发生。

那么,器官移植者感染隐球菌有多可怕呢?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隐球菌病约有50%~75%侵犯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可引发脑炎、脑实质脓肿(或隐球菌肉芽肿)和脑积水,侵犯脑实质的预后最差。34.5%的患者在抗真菌治疗期间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低钾血症、脑疝。

器官移植者隐球菌病约25%~54%出现肺部病变,但其中只有6%~33%的患者病灶局限于肺,大多数同时伴有中枢神经系统侵犯。

皮肤感染是继中枢神经系统和肺之后隐球菌最常侵犯的部位,在器官移植术后隐球菌病中约占18%。皮肤病变的出现通常意味着感染播散,而原发性皮肤隐球菌病多因皮肤破损直接感染隐球菌所致,极为少见。

器官移植者合并严重新型隐球菌感染的抗真菌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引发移植物排斥反应或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发生率为5%~11%,多在抗真菌治疗开始后的4~6周、免疫抑制剂减量时发生,病死率可高达36%。

实体器官移植受体隐球菌病的治疗方案根据感染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有所不同,国外文献报道其总体生存率约为70%~80%。

所以,器官移植者,未来您的健康,请离“鸽”远点、莫关心“鸽”事!

隐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肝脏疾病(病*性肝炎、肝衰竭、肝硬化)、血液病、肿瘤化疗和放疗、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艾滋病等。所以,不仅仅是器官移植者,免疫功能低下者也尽量远离鸽子。即使是所谓的“正常人”也可能感染新型隐球菌。

我们看一份肺和脑以外的新型隐球菌感染的病例吧。

患者男性,45岁,主因“持续性声嘶2月”就诊。

患者2月前出现声嘶,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曾于外院就诊考虑“左喉部肿物、恶性不除外”,建议手术治疗,遂来我院诊治。既往高血压30年,肾移植术后16年,口服他克莫司、泼尼松及雷公藤等抗排异治疗。吸烟30年。

查体及辅助检查:左侧声带全长肿物,前方近前联合,后方达声带突,肿物表面白膜覆盖。(图1)

病理组织学检查:组织内可见多量菌体。特殊染色:六胺银染色(GMS)(图2)、过碘酸-雪芙染色(PAS)、黏液卡红染色(MC)(图3)阳性,考虑隐球菌感染。快速新生隐球菌血清抗原检测为阳性。脑脊液检查及肺CT等影像学检查未见隐球菌感染改变。

诊断:喉隐球菌感染;肾移植术后;慢性肾脏病(CKD4期);高血压。

治疗:静脉氟康唑(mg,1次/日)两周后改为口服氟康唑(mg,1次/日)治疗,疗程半年。患者药物治疗两月后复查,声音嘶哑较前明显改善,电子喉镜提示左侧声带肿物较前明显缩小,仍有增厚,声带运动可(图4)。

百龄肾友豪大夫

1
查看完整版本: 器官移植后离ldquo鸽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