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版)》推荐mNGS技术协助神经外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并被写入NCNSIs诊断流程。文中提出:“若疑似CNSIs,2~3次脑脊液培养阴性,且治疗效果欠佳,建议行脑脊液mNGS检测。”
”目前,已在临床开展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主要为病原体宏基因组学检测技术,又称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nextgenerationsequence,mNGS),其是将待测样本的所有DNA或RNA混合测序,并通过将测序数据与病原体数据库进行比对,从而获得病原体的信息。该技术直接检测临床标本,对一些病因不明或已使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后的感染,仍有一定的检测阳性率。若脑脊液培养阴性,可行mNGS检测可能的病原菌;但因mNGS的背景菌常与某些菌具有高度相似性,易出现假阳性结果,需注意鉴别。“
神经外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治专家共识(版)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重症专家委员会
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科学会分会神经外科危重症学组
来源
[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37(1):2-15.
01
概述
神经外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neurosurgicalcentralnervoussysteminfections,NCNSIs)是指继发于神经外科疾病或需要由神经外科处理的颅内和椎管内的感染,包括神经外科术后硬膜外脓肿、硬膜下积脓、脑膜炎、脑室炎及脑脓肿,颅脑创伤引起的颅内感染,脑室和腰大池外引流术、分流及植入物相关的脑膜炎或脑室炎等。其中细菌性感染是CNSIs的主要类型,因此作为本次共识的重点。目前,NCNSIs的早期确诊有一定的困难。首先,由于病原学标本,如脑脊液的获取有赖于有创的腰椎穿刺、EVD等操作,且脑脊液的细菌学培养阳性率不高;其次,昏迷、发热、颈项强直、白细胞增高等表现均为非特异性;另外,影像学检查依赖于CT或MRI,甚至需要增强扫描,这些检查不易捕捉到早期炎性改变的影像学特征,且不便于进行连续的影像学评价。因此,亟需对CNSIs的诊断方法确定规范的临床路径和标准,以期提高早期的确诊率。本共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GRADE(gradesof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