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首例
桐乡首台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
落户桐乡一院
并成功完成嘉兴首例
机器人辅助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
近日,74岁老奶奶在家中突发左侧肢体无力,4小时余后被家人送入桐乡一院就诊,头颅CT检查可见右侧基底节区有约5x6公分的血肿,初步诊断为脑出血,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患者入院时神志欠清,左侧肢体肌力下降明显,手术指征明确。为最大程度降低脑神经、血管的损伤,保护患者神经功能,经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桐乡一院神经外科团队决定采取机器人辅助下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医院派驻桐乡一院神经治疗中心主任朱飚亲自为患者实施手术。
脑出血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开放颅脑或者盲穿引流去除血肿。开放手术损伤大、耗时长,而盲穿引流则定位不够精确,有误伤周围组织的可能,机器人辅助定位穿刺可有效弥补这两种传统手术方式的不足。
在机器人的定位引导下,穿刺引流管很快到达出血灶,抽吸部分血肿减压并留置引流管,短短半个小时顺利结束手术。术后血肿腔持续引流,现血肿基本大部分清除,患者目前神志转清,血肿腔引流管已顺利拔出,后续将开始术后康复治疗。
(术后跟踪复查)
据了解,这是嘉兴市域范围内成功开展的首例机器人辅助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医院也属领先。
揭秘
桐乡一院斥资引进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无框架脑立体定向仪)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性能上都已完全媲美甚至超越同类品牌。术中机器人的引进,真正突破了人手、人眼和空间的局限。它通过高精度立体定向仪器准确定位手术靶点,能把治疗范围精确到一毫米甚至更精确的范围之内,避免损伤脑组织的正常功能,解决了外科手术不能精确治疗病灶的弊端。微创立体定向手术必是神经外科的发展趋势,也是部分患者的首选。
(图片来源于网络)
神经外科术中机器人具有精准度高、安全性强及微创等优点,更有助于不适合开颅手术的脑内小病灶、深部病灶、多发病灶和位于重要功能区的患者,如生命禁区的脑干血肿,致死致残率高,定向穿刺是其最佳救治术式。尤其对于高龄体弱患者,立体定向手术更有其创伤小、安全性高的优势。术中机器人手术现不仅仅局限于血肿及囊肿抽吸,可应用于脑脓肿穿刺、肿瘤活检、脑深部电极植入治疗帕金森病及癫痫等。
为满足更多桐乡百姓的健康需求,桐乡一院高度重视神经外科学科发展,医院全面托管,经神外科资深专家朱飚主任的技术帮扶,神经外科的学科发展态势迅猛,人才队伍建设与设施设备投入都得到重大突破,众多新技术一一落户,为本医院同质化的诊疗服务。神经外科术中机器人的引进,标志着神经外科技术朝着更精准、更微创、更智能的方向又迈上一个台阶。
相关链接
桐人医·矩阵(第七期)——神经外科
感谢我生命中的贵人,给我新的生命
供稿:李如*
编辑:宋娟芬
审核:吴跃群
签发:杨利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