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耳朵对脑子的伤,难以承受的痛
TUhjnbcbe - 2021/11/23 21:10:00

耳朵对脑子的伤,难以承受的痛

在日常的就诊中,大家都知道鼻子堵了、耳朵听不到了、嗓子不舒服了、脖子上长包包了要找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但还鲜有人知,脑子出问题有可能也是耳朵惹的祸!

耳朵的毛病还会伤脑子?

是的,耳朵和脑子就是一墙之隔的邻居,耳朵如果发生中耳炎、中耳胆脂瘤等疾病,病变或感染突破骨质到达脑膜,则可发生令耳科医师最为紧张的问题——耳源性颅内并发症,如硬脑膜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化脓性脑膜炎及脑脓肿等。这些并发症,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理,个个都要人命的。

这其中最凶险的就是耳源性脑脓肿(OBA)

OBA是一种危及生命的耳部并发症,其特点是急性发作,病情变化迅速,伴有严重的临床症状(呕吐、高热、意识障碍等),并有着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在上个世纪,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因为这病死掉的病人可不少。虽然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耳源性颅内并发症的发生率已显著降低[1,2],其发生率目前仅为0.02~1.97%,但一旦发生死亡率却高达8~26.3%[3]。

根据脓肿的发展可分三期:

Ⅰ.发病1周内,急性脑炎或脑膜炎期;

Ⅱ.1~2周,化脓期;

Ⅲ.2~3周,包膜形成期。患者除了耳部症状以外,还多伴有发热、畏寒、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等。

最近我们团队发表在《ActaOto-Laryngologica》上的一篇文章,分析了耳源性脑脓肿患者不同手术方式的预后及其危险因素。今天,我们来给大家聊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研究。。。

背景回顾

背景回顾

由于OBA涉及耳部和脑部两个部位的病变,国内外一直缺乏权威的指南指导临床决策。耳科医师和神经外科医师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

哪种病人需要做手术?

什么时候做手术最好?

先做耳部手术还是脑部手术?

还是两个学科联合同期手术?

只接受了单阶段手术(脑部/耳部)和两阶段手术(脑部+耳部)的患者预后有什么不同吗?

哪些因素会影响患者的预后?

基于以上的疑问,我们设计了以下的研究。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我们对年2月至年1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为OBA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纳入排除标准如下:

此外,我们通过搜索医疗记录,获得患者的基线信息,包括临床病史、症状、人口学特征、病程、诱发因素、脓肿的位置和大小、耳科/神经外科手术的时间和顺序、抗生素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对有昏迷患者进行昏迷严重程度评估)。随访得到患者的临床结果:死亡、复发、神经损伤、癫痫、面瘫、自我报告的听力下降、自我报告的耳聋、失语、自我报告的记忆障碍以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脑疾病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的状况)。

主要研究结果

主要研究结果

在对长达11年的回顾中,我们总共纳入41位患者。其中,未手术组8人(19.6%),接受两阶段手术16人(39.0%),只行神经外科手术11人(26.8%),只行耳科手术6人(14.6%)。在对患者进行基线分析时,我们发现,接受两阶段手术的患者有平均最高的GCS分数,即这些患者入院时的昏迷程度最轻;而未手术组有平均最低的GCS分数(p0.01),其入院评估的昏迷程度最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我们分析,可能入院时昏迷程度重的病人,已经丧失了最好的救治时机。

本研究总体死亡率为32.5%。在比较不同治疗组的预后结果时,我们发现两阶段手术组的病人更易出现耳聋(p0.01)。mRS在不同组中也有差异(p0.01):未手术组mRS分数最高,其神经功能恢复最差;只行耳部手术mRS分数最低,神经功能恢复最好;单阶段手术组mRS分数皆较两阶段手术组低,即只行单阶段手术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较接受两阶段手术的患者好。

在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中,我们认为病变侵犯岩尖(OR:7.81,95%CI:1.26–48.36)、入院时更高的GCS分数(OR:0.64,95%CI:0.44–0.93)是危险因子。而适当的治疗方式:耳部手术(OR:0.07,95%CI:0–0.97)、神经外科手术(OR:0.13,95%CI:0.02–1)、两阶段手术(OR:0.08,95%CI:0.01–0.64),是保护因素。而脓肿的分期/大小/部位、耳部和脑部手术顺序皆与死亡无关。

结语

敲黑板,划重点:

1、只行单阶段手术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较接受两阶段手术的患者好,未手术组神经功能恢复差。

2、病变侵犯岩尖、入院时昏迷程度更高是预后不利因素。而适当的治疗方式预后有利因素。

3、脓肿的分期/大小/部位、耳部和脑部手术顺序与死亡无关。

我们的研究只是一个单中心、小样本、回顾性研究,毕竟这样的病例近年来并不多,通过这篇研究,我们相信对患者耳部病变侵犯程度和术前GCS分数的充分评估,对临床医师预测耳源性脑脓肿患者的预后有很大帮助,并将有助于临床决策。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有病就要治!很多发展成为耳源性颅内并发症的患者,都是因为前期对耳部疾病的不够重视。因此,当大家发现耳朵有痒痛、溢液、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时药应及时就医,把疾病扼杀于摇篮。不要让耳朵和脑子互相伤害!

参考文献:

[1]MathewsTJ,MarusG.Otogenicintradural

1
查看完整版本: 耳朵对脑子的伤,难以承受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