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磁共振介入
TUhjnbcbe - 2021/11/24 18:57:00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m.39.net/disease/a_5602607.html

作者:stari

来源:1影1世界

这是个小众话题,这是个少数开展的项目。

作为一种微创技术,介入放射学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于一些特殊的组织和部位,MRI具有独特的显示和分辨能力。随着磁体系统、超高速扫描序列、MR兼容器械等的发展,磁共振引导的介入诊治在临床上斩露头角,并显示出广阔的前景。

磁共振介入

20多年前,开放式MR系统和MR兼容性介人设备的出现,使MR导引介入诊疗开始应用于临床。但受限于MR原理和相关技术发展,MR介入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诸如MR兼容性、成像实时性、图像质量等技术挑战。

什么叫MR介入

规范的定义是这样的:

在MR导引下用磁兼容器械对疾病进行诊断或治疗的技术,也称为介入性磁共振(iMRI)。

国内的磁共振介入研究和应用已有很大进展,年成立“磁共振介入专业委员会”,年首届“中国磁共振介入论坛”召开,山东影像研究所MR介入诊疗研究室创建……所有这些引领着iMRI在我国快速发展。

山东影像研究所MR介入诊疗研究室李成利主任在手术中

MR介入设备和器械

磁体系统、超高速扫描序列、MR兼容器械等,是促使iMRI的关键技术。

目前几乎所有的磁体类型,都可以完成iMRI:从低场到高场,从开放开到孔洞式,大家都在实践着。各有所长,开放型低场,信噪比差,成像时间长,但操作方便;超导高场,操作空间狭小,但成像质量高。

iMRI操作过程中,所用器械和设备,具有很多限制,有一系列要求,一是金属禁忌,磁吸抛射、细微扭矩等;二是金属磁化率伪影,虽不可避免,但可以尽量减低;二是金属在磁场和射频场中产生表面涡流,进而发热。

可喜的是,MR兼容的穿刺针、消融(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探针、术中监护设备及磁兼容机器人,术中导航系统等,均已大量问世,并用于临床。

MR介入的扫描序列

iMRI要求成像速度快,对运动不敏感,穿刺针伪影尽可能接近真实直径。清晰显示血管及病变区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MRI成像速度最快可达到每秒20帧,实现了实时MR透视的效果,使术中实时导引成为可能。

由于无论在何种序列,穿刺针伪影均表现为低信号,而绝大多数病变在T2WI像上呈高信号,所以,一般倾向于采用T2加权序列。

温度监测序列(详见专门文章介绍),作为特殊序列,是iMRI消融治疗的必备序列。它可实时监测治疗区域温度的三维空间分布,描绘温度图,既能保证治疗过程安全性,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组织和结构.又能在术中更加精确地确定治疗范围,保证治疗效果。

MR介入的优缺点

MR导引诊疗有诸多优点,如无电离辐射、高对比度分辨力、高空间分辨力、高时间分辨力、多平面成像能力、对流动和温度敏感性、功能成像等等。

国内介入专家总结的,MR介入手术优点:

无电离辐射,不对医师、患者产生放射性伤害。

可作MR透视(实时导引手术)。

穿刺针伪影对病灶显示无干扰。

可三维图像重建(这对治疗和了解病变毗邻重要结构特别有用)。

MR图像参数具温度依赖性并能无创检测体内变化,用于消融术中监测。

即刻监测、评价消融效果(T2信号减低可用作凝固坏死标志之一)。

可实时监测冰球形成及热消融时肿瘤信号变化。

任意切面成像和多参数成像、多对比度成像、功能成像、软组织分辨率和对比度均优于CT,能清楚显示病灶与正常组织关系,MR引导可以最大程度避免神经和血管损伤。

超快速成像序列,使MR图像达到近乎实时显示介入诊疗影像。

MRI是无创性评价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的金标准。

某些不足之处:

MR导引骨病变穿刺活检不易判断溶骨与成骨;

患者体内不能有金属性植入物(非钛合金);

不适宜幽闭恐怖症患者和过于肥胖患者;

需配备一些兼容器材,价格相对昂贵;

核磁线圈过小,不利于消*或操作等。MR介入的临床应用20多年来,通过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MR介入手术已经开展了:

穿刺活检(诊断不明确的肺、肝、脑、肾、骨、乳腺、纵膈及腹膜后病变等);

抽吸引流(肝囊肿、肾囊肿、脑脓肿及肝脓肿等);

消融术(激光、微波、射频、氩氦刀和高能聚焦超声);

囊肿硬化;

神经阻滞;

近距离放疗;

造瘘/引流术;

血管内介入(血管成形术、主动脉瓣置换术、腔静脉滤器置入、血管支架植入等);

干细胞治疗(细胞输入与追踪)等。

国内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磁共振介入诊疗研究室,在这一方面做出了很多具体而细致的工作,比如,磁共振引导下的脑胶质瘤的碘粒子植入治疗技术、脑脓肿穿刺抽吸引流术、肝肺恶性肿瘤的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消融减压治疗术以及肺小结节的穿刺活检等技术走在了国内甚至世界前列。

一、MRI引导下的穿剌活检:

iMRI穿刺活检目前已成功地应用于很多部位病变,如国外前列腺、骨骼肌肉系统、乳腺、脑活检应用较多。也可用于肺、肝脏、胰腺等经皮活检。一般预扫描定位成功后,确定进针点及进针路径,手动进针,采用单层快速成像序列,1-3s。

在前列腺癌,许多患者面临一个两难问题,PSA异常增高,但行TRUS活检结果却为阴性,此时,MRI引导的穿剌活检具有更高的空间定位精确性,提高了临床诊断能力。

前列腺穿剌活检过程,右图低信号为穿剌针(因金属伪影,路径略有夸大)

乳腺超声、钼靶发现不了的隐匿性病变,在MRI上有较高检出率,但是动态增强扫描,良恶性病变也存在一些交叉,对于一些怀疑乳腺癌的病例,MRI引导下的穿剌活检,已有大量的研究和报道,取得了一些有益临床的结论。

国内学者也制订了高场MRI引导经皮穿剌肺活检的专家共识,对比了CT引导、MR引导的各自优缺点,认为磁共振在空间分辨率上已完全达临床活检要求,可进行6mm以上磨玻璃结节穿剌;第二对于肺不张的肺门病变或伴有坏死等质地不均匀的病变,更具优势;另外,MRI是唯一具有温度监测功能的,在肺肿瘤热消融领域具有研究和应用价值。

二、MRI引导下的治疗:

基于温度的物理消融技术是通过极端温度作用致使肿瘤细胞坏死,是目前最为常用的肿瘤消融方法,根据消融温度又分为热消融和冷消融。iMRI特有的温度敏感序列,在术中能实时监测和调控手术区域及其周围组织温度和治疗范围。使其在物理消融方面具有CT、超声等其它影像导引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

国外前列腺癌、骨肿瘤、硬膜外肿瘤、股骨头坏死等消融治疗中应用iMRI的报道较多。国内也相继开展脑肿瘤、肝癌、肺癌等肿瘤消融治疗中应用iMRI,取得了初步成功。

三、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正是基于以MRI为主的一系列新兴检查技术的出现,更新了肿瘤靶区的概念,由临床靶区到生物靶区,调强剂量分布得以实现,才使得现代放射治疗更加精准。

另一方面,iMRI可用于术中引导,近距离放射治疗,定位穿剌,直达靶点。国外在前列腺癌有很好的应用,可将I放射源永久置入病灶靶区,这种技术使用实时交互剂量计算,几乎能覆盖病灶97%范围。大组病例的随访表明,在尿道梗阻、剌激症状、性功能等方面,MRI引导下的近距离放射治疗,发生率较TRUS更低,对病人更有利。

男性患者,左肺腺癌IIIb,化疗后进展;增强CT用于术前计划;磁共振引导下放射性碘粒子植入;术后24h内CT验证。(山东影像研究所MR介入诊疗研究室病例)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的iMRI主要用于MR引导下的脑活检和术中MRI。MRI不仅在形态学上可准确发现病变,加上立体定向系统,可准确定位,还可以加上fMRI功能成像,多模态成像,清楚勾划出重要功能区,这对于脑组织活检的进针点和进针路径非常重要。并可对术中并发症进行即时监测,协助及时处理。

如果说,DSA介入已是成熟的王牌*,CT介入和US介入已经是成年人水平,那么MRI介入仅相当于儿童期,但是展示出更多的潜质,值得我们去挖掘。

参考文献

李麟荪,张学彬我国介入放射学新里程碑—磁共振介入治疗介入放射学杂志,28:-

张堃,钱巧云,宁瑞鹏介入磁共振技术进展介入放射学杂志,28:-

李雁主译影像引导下的癌症诊断和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年4月第1版

李成利磁共振介入应用与前景介入放射学杂志年11月第28卷第11期-

stari

1
查看完整版本: 磁共振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