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NCNSIs)是指继发于神经外科疾病或需要由神经外科处理的颅内和椎管内的感染,对其治疗包括针对病原菌的药物治疗、感染病灶的外科处理、并发症的处理及系统性支持治疗。其中,抗菌药物的选择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治疗的重要环节,由于近年耐药菌感染的严峻形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抗生素选择成为临床一大难题。
傅继弟教授团队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中探索多年,成果丰硕。近期,本报特邀傅继弟教授,介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现状,分享团队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外科治疗和抗生素治疗的宝贵经验。
专家简介
傅继弟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中西医神经外科委员会常委
内镜学组主任委员
九三学社中央医疗卫生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颅面创伤诊疗中心主任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医院神经外科
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评审委员会专家
北京自然基金评审委员会专家
主编《现代神经外科学》《微创神经外科》《颅底外科手术学》《中国医刊》《中华临床医师》《医学研究杂志》等多部医学论著
大咖谈
傅继弟教授专访视频外科引流+精准用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有效率可达95%
从病原学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由细菌、病*、寄生虫等引起。患者一般会出现明显的发烧、头痛、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癫痫、肢体瘫痪、智能下降和昏迷,最严重可导致死亡。
对其治疗,主要包括针对病原菌的药物治疗、感染病灶的外科处理、并发症的处理以及系统性支持治疗。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药物治疗和外科处理均需要有特殊考虑。
在抗生素的选择上,除了需要考虑药物敏感性外,还需要考虑药物血脑屏障的通过率。在外科处理方案的制定上,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历经多年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针对化脓性脑室炎/脑室黏连/脑脓肿形成阶段的患者,团队提出的“颅内感染分层次引流”术式已得到越来越多领域内同道的认可。
“颅内感染首先要以精准外科进行引流,针对颅内感染病灶如脓肿腔或者受感染脑室的精准引流,可有效降低局部细菌负荷。同时,还需要精准用药来有效地治疗颅内感染。”傅继弟教授表示,大样本回顾性分析显示,外科引流+精准用药策略的总体有效率可达到95%,疗效令人满意。
应对耐药菌感染,新型抗生素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安全有效1-3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感染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也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难点。由于抗生素耐药性越来越广泛,临床可选择的有效抗生素越来越少。在抗生素的选择上,傅继弟教授强调了有效性和安全性两大要素。有效性方面,需要选择药物敏感性高、有效部位血药浓度高的药物。安全性方面,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