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失眠了又不想吃药,该如何治疗
TUhjnbcbe - 2022/7/13 16:24:00
北京医院皮肤病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426/8890894.html

自主健康

圆满养生

经常有朋友问我:失眠,内针扎哪几个穴位?

而我也几乎都是同样的回答:我也不知道。这个回答确实让人感到失望,但我真的不知道失眠扎哪几个穴位!

失眠,中医称“不寐”、“不得卧”等,中医自古对失眠就有很深的认识。

在《灵枢.口问》篇有云:“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又云:“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阴气尽而阳气盛则窹矣。”

由此可以看出,人体内的阳气由静态转为动态时,人就会进入清醒状态;由动态转为静态时—“阳入阴”时就会进入睡眠状态。

因此,人的正常睡眠是体内阴阳之气随着大自然有规律地转化,天人合一的结果。人体这种阴阳转化的状态如果被破坏,就会引起失眠。所以内针治疗失眠时,一定要把握“阳不入阴”这个大纲。

但是,内针强调的是“随证治之”,所以,治疗失眠时,在把握“阳不入阴”这个大纲时,要“随证治之”,通过“随证治之”来达到让“阳”入“阴”的目的。

我曾经治疗一个病人,女性,80多岁了,我同事的母亲,同事告诉我他母亲连着好几天夜里睡不着了,让我扎针,我到后,患者拿出胸部X光片,上面提示:肺气肿;心电图提示:ST变化,我又问患者:“您自己觉得有什么不舒服?”患者说:“胸闷、感觉出不来气,平卧时感到憋气”。

胸闷、憋气,这就是内针要找的症,根据内针法则,症在上焦,经络涉及阳明、太阴、厥阴、少阴、任脉,我就在其右下肢三阴交、照海、下巨虚施针,施针后患者胸闷、气短改善,同时嘱咐让患者高卧位休息,当天夜里患者就能睡着了。

通过这个病案,我们可以看出,失眠也要随证治之,失眠只是一个病名,在临症时要充分的抓到伴发的“症”,要考虑到引起失眠的因素。

引起失眠的因素很多:心理的因素、身体的因素、外界环境的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都有可能引起失眠,所以,我们在治疗失眠时不要只盯住失眠这个问题,更要盯住引起失眠的原因和伴发的“症”,才能更好的“随证治之”。

假如是心理因素引起的,在施针的同时,更要做好导引,帮助患者找出原因,让患者的心理释然;也有生活习惯引起的,比如睡前饮浓茶、咖啡、K歌等,如能改变生活习惯,失眠也会随之改善;

假如是身体疾病引起的,“有诸内必形于外”,要仔细问诊,全面分析,找到其表现出的“症”。

比如有的是因为夜里小便频数、起夜较多,那小便频数就是要找的“症”,把小便频数问题解决了,失眠就会改善了;

有的是身痒引起的,那么身痒就是要找的“症”,把身痒问题解决了,失眠也就改善了;

像文中病案提到的因为胸闷、气短引起的,那么胸闷、气短就是要找的“症”,把胸闷、气短的问题解决了,失眠也就改善了;身体某个部位疼痛引起的,疼痛就是要找的“症”,疼痛解决了,失眠也就改善了。

怎么抓“症”呢?

可参考原卫生部中医司《中医病案书写格式与要求》改编的“十问歌”:

问诊首当问一般,

一般问清问有关,

一问寒热二问汗,

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

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

再将诊疗经过参,

个人家族当问遍,

妇女经带病胎产,

小儿传染接种史,

痧痘惊疳嗜食偏。

面对患者,要认真、仔细地搜集患者所具有的“症”并进行分析,找到哪些“症”有可能引起失眠,并根据*帝内针的法则,进行针对性的施针。

总之,*帝内针治疗失眠,在把握“阳不入阴”这个大纲时,一定要抓住“随证治之”,“症”是内针的眼目,这一点绝对不能丢!

往期精彩

???

?*帝内针治疗尿失禁病案一例

?找到合适的“她”

?以指代针,也能得到良效

?麦粒肿的*帝内针治疗方法

?临证随笔

湿疹、荨麻疹该如何治疗?

作者介绍

???

中医师

针灸师承*帝内针掌门人杨真海先生,安徽省基层名中医、界首市十佳名中医,多期*帝内针进修班、公益班助教。熟练掌握*帝内针法则,擅长针药并用,具备二十多年临床经验。

擅长治疗: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各类颈肩腰腿疼痛、中风后遗症、牛皮癣、耳鸣、耳聋,眼病等疑难杂症,以及妇科、儿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骨科等。

同有三和深圳医馆

坐诊时间:周一至周日,每月15天

客服

预约方式:扫描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失眠了又不想吃药,该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