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脱贫攻坚丨在医疗扶贫中践行人民*医的职责使命
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医疗专家组医院医疗帮扶
为把先进的医疗技术带到新疆墨玉地区,造福当地百姓,4月14日,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抽组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彭勇新、妇产科主治医师李冰、儿科主治医师吴小红、妇产科主管护师孙秀艳、儿科护师马凯丽、儿科护师宋*等6名医护人员组成医疗队,医院开展为期6个月的对口帮扶。他们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在医疗扶贫工作中践行人民*医职责使命,树立新时代人民*医好形象。
副主任医师彭勇新:难忘的是患者期盼的眼神
受当地风沙大、卫生条件差、老百姓感冒后不及时治疗等因素影响,墨玉县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病率很高,如果处置不当往往会造成听力损失,甚至引发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
一天下午,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彭勇新正在出专家门诊,一对年青的维吾尔族夫妇带着2岁的孩子进了诊室。彭勇新一眼就认出自己曾为这个男青年做过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这名男青年告诉彭勇新,自己干耳了,今天遵医嘱来复查。“我的耳朵流脓十几年了,一直没治好,你们一下子就治好了。”患者感激地说道。今天,他还特地带儿子来找彭勇新看耳朵,彭勇新为父子俩做了常规检查并交待注意事项。离开诊室时,这对维吾尔族青年夫妇向彭勇新鞠躬,眼神中透着无限敬意和感激之情。
不停地忙碌,一次次放弃休息时间接台手术,让彭勇新有些疲惫,但他心中充满的快乐和成就感却是无法替代的。
护师孙秀艳:用责任与爱保母子平安
5月15日早上,医院妇产科的医生护士们像往常一样在各自岗位工作着。忽然,刺耳的产房急救铃声响起,大家急忙放下手头工作,冲向产房。
原来,一个正挣扎着出来看世界的小宝宝,头部已经出了产道,但肩膀还卡在产妇的产道内,小宝宝满脸已呈现青紫色,情况非常危急。
“胎儿‘肩难产’情况十分紧急,大家快点行动起来,协同抢救……”见此情况,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妇产科主管护师孙秀艳马上进行抢救,她边细心操作,边嘱咐身边其他医护人员迅速采取抢救措施。
经过2分钟的有效配合、紧张施救,小宝宝终于出来了,但羊水Ⅲ度混浊,新生儿评分只有6分。于是她们又立即对新生儿进行窒息抢救,清理呼吸道、气囊面罩正压通气……
13:20分,“哇”地一声,清脆的啼哭响彻产房,新生儿评分到了9分,大家终于松了口气。母子平安,对于所有妇产科医护人员来说,这种成就感就是她们工作的动力。
“当时胎儿真的是命悬一线,我们的抢救也是争分夺秒,和死神抢时间。”孙秀艳介绍道,肩难产是一种产科急症,发生率为0.15%~1.7%,通常发生在巨大儿的身上。肩难产发生概率不高也不易预测,但是一旦发生,不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对产妇和胎儿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那么,孕妇该如何预防“肩难产”呢?孙秀艳提醒,孕妇要科学摄取营养,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食品的摄入,保持自身体重和胎儿体重的匀速增长是降低巨大儿发生率的关键。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可以适当运动,比如散步、做孕妇保健操,以便消耗掉过多的能量。
同时,孕妇要时刻